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
命,圣人所难言也,自
贡以
,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
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
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
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则不必索诸虚无,太平自庶几矣!臣自知愚戆,谨冒死上陈。
光武帝览疏,甚是不怿。及建筑灵台,择视地,又
决诸谶文,谭复极言谶文不经,光武帝大怒
:“桓谭非圣不法,罪当
死!”谭不胜惊惧,叩
血,方蒙宽宥,唯尚降谭为六安郡丞。谭怏怏就
,得病即死,年已七十余岁。何不早去?又有大中大夫郑兴,因光武帝语及郊祀,拟从谶文取断,兴直答
:“臣不览谶文。”光武帝作
:“卿不览谶文,莫非不信谶么?”兴慌忙叩谢
:“臣素愚昧,书多未读,并非不信谶文。”光武帝方才无语,但终不留任
用。后来兴被侍御史讦奏,说他
使成都时,私买
婢,应该加罪,遂谪兴为莲勺令。兴赴任后,正
缮修城郭,以礼教民,又奉朝命免官,归老开封原籍。兴素好古学,尤通《左氏周官》,善
历数,如杜林桓谭诸人,往往向兴问业,取承意旨,故世言《左氏
秋》,多半宗兴学说。兴归里后,但至阌乡授徒,三公屡加征辟,不肯复起,得以寿终。识见比桓谭为
。
众能承父学,
文自有
代。
未几已是中元二年,光武帝已六十三岁,还是昧视朝,日昃乃罢,暇时辄召
公卿郎将,与谈经义,至夜静方才就寝。皇太
庄,常伺间
言
:“陛
明若禹汤,独不似黄老养
,未免过劳,愿从此颐养
神,优游自适。”光武帝摇首
:“我乐为此事,并不觉疲劳呢!”话虽如此,究竟年老力衰,不堪烦剧,竟于中元二年二月间,染病日剧,在南
前殿中,寿毕归天。总计光武帝在位,共三十三年,起兵舂陵,迭经艰险,终能光复旧
,削平群雄,可见他智勇
沉,不让
祖。至天
已定,务用安静,退武臣,
文吏,明慎政
,总揽权纲。并且崇尚气节,讲求经义,耳不听郑声,手不持玩好,与王侯等持盈保泰,坐致太平,比那
祖谩骂儒生,诛夷功臣,纵吕后祸刘,实是相差得多哩!也是确评。唯妻妾易位,嫡庶
序,嬖幸梁松,薄待
援,晚年尚迷信图谶,侈志东封,这虽是瑕不掩瑜,免不得有伤盛德呢!小
有诗咏
:
郁葱佳气早呈祥,帝业重光我武扬;
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
苏伯阿善望气顾视舂陵乡,尝叹语云:“气佳哉,郁郁葱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