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议既上,便由各尚书诘问:“今立副校尉,如何称便?但置
史屯楼兰,有何利益?”勇答说
:“从前永平末年,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复置副校尉住车师,既足节度胡虏,又禁止汉军侵扰,所以外域归心,匈
畏威。今鄯善王尤还,为汉人外孙,若匈
得志,尤还必死。彼等虽行同鸟兽,也知趋利避害,若使
史
屯楼兰,楼兰与鄯善相近,自足使尤还安心。故愚见以为便利呢!”
言甫毕,又有
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母参,司隶校尉崔据,同声
驳
:“朝廷前弃西域,无非因西域无益中国,反多糜费,所以决计弃去。今车师已属匈
,鄯善未可保信,一旦反复,试问班司
能保北虏不为边害么?”
亦利害。勇复答
:“朝廷分建郡国,各置州牧,岂不是防寇诘
,安民利国么?若州牧能
保治安,勇亦愿拼此
首,
保匈
不为边害!试想今日能通西域,北虏势必衰微,自不致常为我害。若再不遣置校尉,分屯
史,西域诸国,更觉绝望;望绝必屈就北虏,合兵窥我,恐沿边诸郡,将屡为所侵,河西城门,终日
闭,不能复开了!照此看来,为了目前惜费,反令北虏势盛,难
是
久计策么?”驳得好。镡显等理屈词穷,只好默然。忽又有一人
诘
:“今若更置校尉,西域必络绎遣使,要索无厌。若一概给与,必致耗费无穷;不与便启彼异心;一旦为匈
所迫,又要向我求救,徒致烦扰,有损无益,何必多此一举哩?”此说更属牵
。班勇瞧着,乃是太尉掾属
轸,便开
辩难
:“今若将西域让与匈
,匈
果肯
念汉恩,不再犯边,倒也罢了;否则匈
得西域租赋,养兵蓄锐,来犯我境,是适为仇雠增富,暴夷增势,如何可行?勇请再置校尉,意在令西域
向,杜北虏外侵,免得费财耗国,常为我忧!且西域诸国,无他需求,不过使节往来,稍费廪饩;若为此拒绝,俾归北虏,北虏必与西域并力,
寇并凉,那时不能不防,不能不御,劳师糜饷,不可胜计!何止千亿百亿呢?”仍是引伸前意。
轸听了,也只得哑
无言。邓太后见班勇所议,确有至理,因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使居敦煌。鄯善诸国,始无异志。唯匈
与车师国,尚是连兵
寇,钞掠河西,待至班勇
屯,方见战功,后文再表。
者,皆以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而不寻兵故事,犹未度当时之宜也。夫徼功
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所及。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音仆。短于海
,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屯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
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
兹径路,南
鄯善于置心胆,北扞匈
,东近敦煌,然后可徐图招怀,服西域而却北虏也!臣勇谨议。
吾所以引纳群,置之学
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
褒崇圣
,以匡失俗。《传》不云乎:“饱
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末世贵戚,
禄之家,温衣
,乘
驱良,而面墙无术,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
学,所以矫俗厉薄,返诸忠孝。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
孙,故能束
修心,不
刑网。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
念诏书本意,则足矣。其勉之哉!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邓氏弟,素承训诫,虽似保泰持盈,有所顾忌,但声势已是赫濯,
廷
外,无不曲意趋承。时三公已皆易人,太尉李修,已经去世,后任为大司农司
苞,不久又殁,代以太仆
英;司空张
罢职,改任太常刘凯为司空;未几司徒夏勤免官,
刘恺为司徒,用光禄勋袁敞为司空。三公为汉廷重官,故每有沿革,备叙不遗。敞为故司徒袁安
,廉正不阿,与邓氏
弟有嫌。尚书郎张俊,有私书与敞
,述及省中秘议,当时尚无人知晓。俊有同僚朱济丁盛,品行不修,为俊所嫉,意
上书弹劾,偏两人得悉风声,转浼同官陈重雷义,代为缓颊。陈雷俱豫章人,向系好友,并有义行,陈重得举孝廉,让与雷义,义当然不受,两人
让数次,太守张云,因相继并举,均得
为尚书郎。乡里有谣传云:“胶漆自谓
,不如雷与陈。”随笔叙
雷陈
谊,是消纳法。
且说前大将军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