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工作在局机关的民警改善居住和办公条件,他也费尽了心血。1982年前,局里没有一栋像样的宿舍,每家每挤在狭窄的斗室里,好些人家四室同堂。办公室破破烂烂,拥挤不堪。民警奔忙一天,理应歇息的晚上却难以歇息。他痛心,他着急。但他不是那
只会痛心只会
着急的人。他和每一位副局
,每一位党组成员,想
各
办法,利用各
途径,开源与节
并重,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三栋民警宿舍楼,一栋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达5600平方米,家家
搬
了冬
夏凉的新房,每个
、室都有了设备齐全的办公室。楼前楼后绿树掩映,院
院外鲜
吐芳,可谓旧貌变新颜。同时,他还把提
民警的政治待遇时刻放在心上。一个基层公安局,只有正副局
、正副教导员享受正副科级待遇,而很多一辈
在公安战线忘我工作,作
贡献的老同志和中青年骨
,也该得到相应的待遇,他逐一写
考察报告,向县委和组织人事
门及时反映,让这些民警的工作业绩得到承认,政治待遇得到提
,近年来,有18个
、所负责人和侦查员晋升为副科级。
:“应该谢党和政府。要像你们的爸爸那样为党和人民
好工作,勇于献
。”
过去,在乡镇工作的民警,上不沾天,不沾地,公安局和乡镇双层
,实际是都
都不
,从生活,住房,到学习,晋职,均难以得到妥善地解决。这自然也对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曾庆嘉常说:“要想
儿快快跑,就要让
儿吃得饱。”他和局党组的同志反复研究,提
以乡镇建所的设想,得到县委和政府的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就新建起了21个乡镇派
所和8个企业派
所,总数增加到了43个。警力由原来的153名扩大到267名,每所平均4.56人。这样,每个乡镇派
所都有了一个
的班
,有几个所还
备了
托车、电话机、勘查箱、照相机以及枪械警
等。彻底改变了那
散兵游勇的状况。
除此,他为提民警的文化素养和业务
平,舍得
力气,费资金。先后采取办短期培训班,送到公安院校培训和请上级业务
门代训,参加电大、夜大、函授学习等办法,至今,已有61名民警通过了
中和大专文化考试,有12名民警获得了专业技术职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崔家桥派所,位
319国
线上,扼守着重要位置。往常这里总要
问题,群众不安,领导担忧。今
,曾庆嘉
到这个所,与所
杨建华一
对问题
行细致分析与解剖,找
该地治安不能稳定的重要原因是打击不力,防范不严。他又与乡镇领导五次协商,组建了5人专职联防队。同时,乡财政拨款5千元,支援派
所添置三
托车,以提
派
所的机动能力,适应国
线上案件突发
的需要。今年,崔家桥派
所甩掉了落后帽
,打开治安工作新局面。杨建华
有
慨地说:“这个地方的派
所
难当,但有曾局
我的后盾,我的胆
也大起来了,
也多起来了。”
对派所的骨
,曾庆嘉既放手使用,也帮助解决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