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紧急关头
  4. 第51章 二 给大地投下一片绿荫

第51章 二 给大地投下一片绿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宗荣阻路拦桥仅此一次,更多的是为群众铺路架桥。

,一无权,二无钱,却有一颗民的心。元旦节,他放弃休息,联系洲上工程船队、大桥、橘洲船厂等6家单位,请求伸援助之手。所到之,都被他的这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行为所动。大家都说,陈宗荣若不是为了大家安全、方便,节假日里他完全用不着跑,磨嘴,他可以去打牌,去舞,去碰杯,至少可以坐在火炉旁看看电视,品品香茗。这6家单位的领导都表示,要学习他这辛苦自己,温大众的神。有的泥,有的捐角铁,一批基建资很快到位。又是一个星期天,陈宗荣借来电焊机和几百米的电缆线,率领居委会青壮劳力在东、西桥各挖两个坑,将原有的一米见方的泥礅移,浇上泥,再用角铁焊接固定,汽车再也无法通行,人们可以往来无阻。施工一直到晚上9,居民们有的打着灯笼火把照亮,有的送来芝麻豆茶解渴提神,男女老幼,无不慨地说:“陈籍为大家想得细,想得远。俺以后在小桥上行走,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野蛮司机撞落湘江去了。”

洲地势低洼。而洲尾则更低,洪袭来,首先被淹,成为孤岛。连接洲尾与洲中的原汽车渡路最低,位稍,便形成一条15米宽的小河,隔绝洲尾与陆路的通。陈宗荣几乎年年在这里架设临时过渡的“民桥”。1992年3月,一场罕见的洪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一夜之间,这条15米宽的汽车渡路又成了一条小河,洲尾的1000多名群众和学生上班上学受阻。陈宗荣清晨6就赶到这里,齐腰中,把急于上学的孩和忙于报信的老人一个个背过河。一天来,他背送小孩、老人100多人次,累得伸不直腰。很多青壮年见此景,动,纷纷里,与他一背老驮幼。大持续上涨,单靠背送已经不行了。他跑回所里,向所领导作了汇报,提架一座便民桥,以解群众燃眉之急的建议。所党支立即决定采纳。他又跑到船厂等单位借来板、架。副所李福兴率全所民警和联防队员赶来,洲上的群众积极助阵,警民齐心合力,将两块几百斤重的泥礅移到中作桥墩。接着搁上架板,经过两小时奋战,一座20米的“民桥”似一弯弯彩虹,连接了洲尾和洲中,方便群众过往。大久涨不退。涨一尺,陈宗荣把桥升一尺,与洪搏斗了一星期。1996年初,陈宗荣从洲尾调到洲中。涨季节,他的心仍牵挂着这里的百姓。白天,他驾着小船,为洲尾被洪围困的群众挨家挨送大米、送蔬菜,有的老人没钱买买鱼,他自己掏钱买了送上门,老人们还以为是政府救济的。晚上,他与居委会的一起,通宵达旦地值班,监视的变化。一直持到洪退落,他才离去。洲尾的居民说:“陈籍人虽然调走了,他的心还时刻和我们在一起。”1996年10月,洲尾居委会扩建瓜厂,需要征用几居民在荒坡上开垦的菜地。由于认识不一致,征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居委会的急得团团转,生怕动工迟了,影响了经济效益。陈宗荣此时正在市公安局警察学校学习。他得知此事,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从十几里远的学校赶到洲尾,挨家逐工作,要大家牺牲家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他平时为人诚实、憨厚,不用讲多少大理,老老少少都很信服。一菜地,瓜厂扩建工程迅速开工。在扩建的20多天时间里,他白天在校学习,晚上赶来值班守候,防止建筑材料失。有一夜,居委会购来一车门窗,恰好居委会王主任一时不在,没人签收,送货的人又把门窗运回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