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七零爽文老太
  4. 第139页

第139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升起了袅袅炊烟,现在是耕时节,大家伙儿都忙着耕田地,还要响应公社的号召,开展农业学大寨,一天天忙得啊,吃了早饭就赶地,到了天黑不见五指才能归家。

日里了,大家伙儿在吃上也没有过年那么大放了,家家都是苞谷面和红薯面混在一起,蒸一锅杂面窝窝,就着咸菜,喝一碗稀薄的米粥,这就是一天的早饭了。

--

早上陈秀英妯娌仨发了面,蒸了锅苞谷面窝窝,熬的玉米糊糊,切了块脆辣的萝卜疙瘩,窝窝加了切碎的萝卜缨和打碎的掺在一起,还撒了,吃起来又香又有滋味,比吃白面烙饼还香。

生气也没用,你就是把自个儿气上了天,地里还是杂草丛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虽然没啥科学据,但是大溪村的村民们依然乐得不行。

就是这样啊,大家也忙得很哩,别的不说,大溪村村前村后两百来亩地,全靠大家伙儿用锄的锄草,施也是担着扁担一勺一勺的浇去,村里的拖拉机也不能施除草啊,打农药也不事,大溪村庄稼田靠着大山,来的野草旺着呢,打了药蔫两天,等着再去田里一瞧,嘿,这咋又冒来这么多杂草?

这不,前姜大已经喊着村里的壮劳力把草给锄了一遍儿,今个儿还得继续,要想有个夏收有个好收成,就得大力气。

沈荷就大大方方收了,用手绢那么一卷儿,就跟自己的小金库一块儿藏好了,等着好大儿结婚要用钱了,就拿来给孩结婚用。

老姜家的日松快些,姜四在外跑运输,隔三差五带老母亲带些稀罕的好东西来,挣了钱儿除了平时吃喝嚼用,人往来的费用,剩的一份不落全都孝敬老娘。

一家吃了早饭,姜大刚拎上铁喇叭,还没吆喝呢,生产队的社员们就三三俩俩扛着锄扁担的了地。

家里的男爷们儿忙,老姜家的其他人也闲不住,瞅着开了,家里的牲棚啊,窝呀鸭窝啊都该清理了,清理来的鸭粪就是庄稼地里的好料,庄人家一年年的就指着开的好收粮呢。

第139页  -

不勤劳不努力就没有饭吃,这就是乡人家的生活。

谁不喜天降的好预兆呢,再说了这也免了大家伙儿给地里浇不是?

今年开不错,地里的庄稼捣鼓的好,雨也赶趟儿,往年雨贵如油,一个天也不上两场雨,地里的麦苗还得全靠地里村里人放,今年一了三场雨,俗话说,“雨来粮丰收”。

还有家里的荒芜了一个冬天的小菜园,回大地,正是好时候,也得赶整整,施施,撒上些菜,到了夏天就有一菜院的新鲜瓜果了。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