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回城之路。
知青会议还在开着,滇省一个兵团农场爆发了“知青请愿事件”,起因是一位沪城女知青在生产过程中难产,而农场的赤脚医生喝醉了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女知青母双亡,知青们哀悼同事,之后迅速扩大到要求上级
门改善知青的医疗环境和生活
平;
接着《四十条》发布,知青们愤怒了:怎么勤勤恳恳工作了十年,连“知识青年”这个词都不给他们留
?
知识青年经过抗争,终于得到了可以自由选择回城的权利。返城开始,带来的就是大中城市无业青年的激增,其中以首都、沪城、川省为最多。太多无业青年但没有那么多岗位怎么办呢?政府只好开了自由职业的
,搞活经济,允许无业青年摆摊设
。
皖省多是本省和沪城的知青,绝大分也都是在76年前后都开始陆续回城,知青问题没有滇省那么严重,不过当然也还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
玉龙县是革命老区,地大别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作
是茶叶,
产好几
中国名茶;还有不少山货,但都没有
名堂,主要支
产业还是茶叶。
当年乡的知青很多落脚茶园,但没想到玉龙县生活条件那么艰苦,能走的早就找了关系走了。
二原本跟钱翠
的
还可以,生了两个男孩,但没想到结婚没几年,知青开始返城,他
看着其他人一个一个都走了,他却因为已婚走不了。于是就把这
儿怨气撒在老婆
上,从一开始没事找事吵架,发展到现在有事没事就打一架。
要说简单,也确实简单的。
作者有话说:
关键词“知青” “1978”,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知青并不是什么梦天堂,绝大多数知青都过的很苦,当然混
知青也有,也肯定有作恶的人。各级领导
理问题的态度非常因
斯听,可以对照一
看看。
在此之前云南瑞丽1974年8月发生了“八二八事件”,也是知青跑路,但那次没有成功,被堵回去了。当时的理方法也很有意思,
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一
。
还有个73年的事件,云南知青和兵团武力对抗,也闹到中央去了。后来也有说知青运动有三次“浪”,应该指的就是73、74、78这三次。
当时小平同志还不是大领导,他的态度是倾向知青的。接见知青代表的领导也不是小平同志。
国学者托
斯·伯恩斯坦在其所著《上山
乡》中认为,中国知青的上山
乡,解决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无法避免的城市人
膨胀和失业率增
问题,并将它称为上个世纪“所有国家最大的一项社会实验”。
说到乡女知青的遭遇,可以说无论在什么年代,受伤害最大的都是女
。上海在73年-74年,公开审理的就有487名女知青遭到了不同程度的
侵害(包括
|
、
污、猥亵在
),占“fan革命破坏上山
乡”案件的90%以上。
第53章
照姜明光这个法学生的想法,钱翠
当然要先报警。
没想到钱翠立即呆住了,“报警?”这超
了她的意料。
“怎么?当然得报警了,要让公安给你验伤。”姜明光公事公办的说。
“我就想你们妇联能教训教训二,叫他别打我了。”
刚过节,天还很冷,钱翠
还穿着
棉袄。
钱翠手脚麻利,跪的容易,姜明光也看不
来她是否真的挨了打。
她还没说话,办事员小张便说:“咋地啦?妇联就是你说啥就是啥啦?”
“那不是人人都说,妇联就是我们妇女的家吗?得为我们女人主呀!”钱翠
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