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国策
  4. 第64章 不谋而合

第64章 不谋而合(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看。因为迫戈加西亚的军预警系统不是很完善,并没提前现来袭机群。所以这些安排的意义并不明显。

与外界预料的完全相反,南海舰队没有奔向迹戈加西亚。

, 正

换个角度来看,明知第六舰队无法及时赶到,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不会冒着遭到突然打击的风险驰援迪戈加西亚,共和国海军也没有理由浪费南海舰队的宝贵战力,在迫戈加西亚投太多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作为海上基地的始作俑者,共和国海军非常清楚海上基地在战斗中的重大意义。如果算上国海军第战术航空大队的沏多架战斗机。恐怕谁也不敢低估一座海上基地的潜在威胁。在此,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通过迪戈加西亚引诱军海上基地,并且在半路行拦截。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战术了。客观的讲,国海军要想守住迪戈加西亚,并且保证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不会受到影响,就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舰队上,而是应该设法在迪戈加西亚南 凹千米署一座海上基地,与迪戈加西亚形成相互依托的态势。事实上。这也正是国海军急匆匆的将海上基的派往迫戈加西亚的本目的。

确定了目标,实施起来却不容易。

前面已经提到,在任何,海上基地的生存能力都不如航母战斗群。因为大分模块船都采用了民用船舶的建造标准,所以海上基地的抗打击能力也远远比不上战舰。总而言之,打击海上基地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现并且找到海上基地。如果在和平时期,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共和国海军拥有数十颗大型侦察卫星,还拥有上百颗海洋监视卫星,可以对某一面积在劝万平方千米以的海域实施全时段监视。问题是,与国开战之后,不但军事卫星全,就连民用卫星也倒了大霉。到 月4日午,共和国的民用卫星只剩了不到,成国的况更加糟糕,即便共和国天军正在加大卫星力度,并且主要使用工作寿命有限、但是难度更低的小型卫星,也得先恢复卫星通信与定位系统,而不是恢复卫星侦察系统。也就是说,要想在东印度洋上找到丑艘快运输舰,或者由其组成的一座或者几座海上基地。不会比大海捞针容易多少。

在卫星靠不住或者说靠不了的,就只能依靠传统侦察手

了。

说白了,就走动侦察机与远程巡逻机,以军快运输舰的航行能力为基础,对其可能现的海域行拉网式的全面拨索。

从概率上讲,即便调动共和国署在印度洋战区与东南亚战区的全巡逻机,加卜南海舰队的全侦察机因为舰队没有专用侦察机,而是由战斗机携带侦察设备来执行侦察任务,所以在必要的,可以只保留必要的防空战斗机,其他的战斗机全动执行侦察任务。即相当于让大约三分之二的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也需要个小时,才能完成对澳大利亚西面的东印度洋海域的搜索任务。

毫无疑问,现代化海战,肯定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

这个时候,共和国海军的舰队指挥官就得动小聪明了。

在战场对双方都不透明的,两支庞大的舰队在大洋上活动。等于两个手持锋利匕的人在一间漆黑的屋里寻找并且袭击对方。想像一,在这,是用电筒探询对手容易,还是从电筒光来现对手更容易呢?

事实上,双方都明白这个理。

战争爆后,共和国海军舰队先无线电静默状态,在战区之前,甚至禁止使用警戒雷达。所有舰队警戒任务都由被动探测系统承担。国参战后。国海军舰队也全无线电静默状态,一些重要的命令都是单方面送,如果需要向基地送消息,只要不是特别急,都使用通飞机,而不是无线电台。

问题是,在某些,必须使用无线电台。

【1】【2】【3】【4】【5】【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