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废太子生存指南
  4. 第126节

第12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氏是先帝时期的丞相,后来萧祎继位,他便主动辞去了丞相之职。萧祎不知于什么心理,纳了第一才女杜玲兰为妃。杜玲兰是不愿的,她就算不嫁萧彧,也绝对不能嫁给他的兄弟,不过皇帝要娶谁哪得上女方置喙。

旁人都说她天生就是皇后的命,去了萧彧,又来个萧祎。只有她知自己过得多惨,萧祎这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从来都没给过她半温存,就更别提能行灵魂上的沟通了。

要说这杜小可怜,她也算个有有义的女,当初萧彧被贬谪之后,她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立即嫁人,因为她觉得这样太薄寡义,总要再等两年吧。结果这一等,便等来了萧祎登基,直接被召中。

闵翀恭敬:“此乃臣的荣幸!”

杨芃心中五味杂陈,新帝居然就这么直接降了自己的职务,还让自己给一个年轻人打手,但若是不答应,怕以后都没了机会,便说:“臣自当愿为陛效力。”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萧彧颔首:“原来已过知天命之年,杨大人为朝廷服务多年,劳苦功,辛苦你了。”

三日后,萧彧终于上朝办公了,被通知上朝的只有从番禺带来那些官员,一个旧臣都没通知。

萧繇是一概不见。王启倒是见了几个,因为这些世家多少跟王家沾亲带故,不能完全拒绝。

开玩笑,日后他要拿这些人开刀的,还是不要给这些人留有幻想的比较好。

倒也不是旧朝的官员能力都比广州带来的差,但这是一个态度,表

不过他也说不上来萧彧的态度,萧彧最倚重的是裴凛之和闵翀,这两个人肯定能知他的态度。

萧彧便开始考校起农事稼穑、籍赋税来,杨芃借助册,倒也勉对答得来。

“是这样的,本朝中央机构稍有变动,取消三公三司,分设礼、、邢、工、兵、吏等六,分掌朝中各项事宜。朝中初定,事务繁多,杨大人年事已,或恐太过劳,这位闵翀闵大人就是尚书,以后便接杨大人的职务。杨大人若是不怕辛劳,朝中愿聘杨大人为侍郎,协助闵大人打理。杨大人若愿意助朕一臂之力,朕自当激不尽。”到建业后,萧彧便改了自称,若是不立威,怕震慑不住那帮老油条。

不,他需要的,北方各州刺史都还掌握在世家手里。他们不能自阵脚,安静等着他来请吧,况且没有他们,广州来的那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怎么可能得了这么大一个国家。

杨芃一听,顿时发麻,猜不透萧彧葫芦里卖什么药,他竟不知该怎么回答。说是份之事吧,但那是在给他的死对效力,否认自己没帮萧祎吧,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玩忽职守?

萧彧倒是很快就开始召见那些旧臣了,是分别召见的,比如今日,他便召见了司徒杨芃。

等到问完,萧彧突然问:“杨司徒贵庚几何?”

这个心思聪慧的女,在中郁郁寡,本以为要熬到死那一天了,结果却等来了萧祎台,她的前未婚夫萧彧回来了,还当上了皇帝,瞧瞧,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忙活了两天,那些老臣们都没摸新帝的半态度和风,这可真叫人大。也不知他们的前途如何。

萧彧让杨芃汇报政务,杨芃混迹官场多年,知新帝必定会问政务,所以准备倒也充分,带了不少册前来。

杨芃一愣,还是说了:“臣今年五十有三。”

原本还对萧彧保有一丝幻想的旧臣们这会儿有慌张起来,萧彧难不需要世家的力量吗?

不过闵翀最瞧不上这所谓的世家,他也是一概回绝了,表示怕陛怀疑自己结党营私。

于是从开始,萧彧挨个召见各司官员述职,很多人被留了来,但没有留任原职的,都被降了职,还有一些直接被要求告老了。

当初提弹劾大将军周起的便是他,虽然是景平帝让他,他不敢不从。但周家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是逃不掉了,要不是家大业大,城破那晚他们也该逃到江北去。

萧彧满意:“甚好!回杨大人将政务都与闵大人好生接。天民生都拜托二位大人了!”

一些人又想方设法送拜帖到闵翀那儿。虽然他们瞧不上闵翀这暴发,但他是新贵,还是有必要网罗一的,毕竟日后还要同朝为官,要好好相,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也是世家之所以能够盛不衰的原因。

现在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城中最为不安的便是桓氏与杜氏,桓寅是两朝相国。

杜氏自知当初在周家一事上便有些亏欠萧彧,后来又将杜玲兰嫁给了萧祎,尽他们并非是主动趋炎附势,但也自觉没有颜面去见萧彧。尤其是听说萧彧这些年并没有立后纳妃,他们就更担忧了,生怕萧彧会因生恨报复杜氏。

司徒是掌籍、土地、税收等事宜的,也就是闵翀现在的范畴,所以闵翀也在场。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