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大唐皇室退休生活
  4. 第36节

第3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理!

他不是迂腐之人,在心中暗暗赞了一句,便开:“除了你,村里的其他人有空也可以来听一听,但不许说话扰课堂。不过你们本在村里工作,为了方便大家,扫盲班会在戊时初(傍晚七)开始,过时不候。”

起勇气, 探了半个。她听说村里要开扫盲班了, 让各家的小孩都去识个字儿。她也好想去啊……可惜她既不是刘家村里的人, 也不是小孩了。

萧依依生意赚了钱,本就打算用在扫盲班里。

李淳风见是一个清秀的小姑娘, 连忙让了让, 示意她来说话。为了避嫌,他还把宿舍的门大打开,使得外面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屋里的景。

村民们都附和:“应当的,应当的。”

他好奇地看着这个找上门来的少女, 笑着问:“你这是有什么事吗?”旁人找他们师徒两人,多是为了算命卜卦的事。

“合该是这样。”刘大福非常

“哪里哪里?”刘大勇笑着退了去,“这娃娃识了字,便是一辈的福气。钱没了可以再挣,这样识字的好机会哪里会常有?”

收好了各家筹了的钱,村刘大福又想到了村里的李氏夫妻,这才是真正的有钱人家。夫人从手里漏来一分半分,就足够学堂里的费支了。

等村民们散去后,老敲上了山脚小院的门。他先是谢了一番,谢过萧依依介绍两位人来村里教书。然后又委婉地问了一句,问她要不要稍微“支持”一学堂的建设。

刘大勇举手赞成:“我三十文,我家有三个儿呢,虽然最小的还不会说话。”

有了刘大勇开,村里的各都喊“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等等,愿意为学堂日后的建设一份力,凑钱买砖买瓦。即使村里最穷的寡妇家,也说要十文钱,让家里的小去识字。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刘大福:“这般就可以了,这茅草棚也是暂时的。冬天快要来了,到时候我们要换个结实牢靠一的,不然四面漏风会冷着孩们。”

李淳风愣了一,没想到这姑娘居然会提了这样一个想法。这普天之,除了贵族和大官家里的千金小,女学字读书的实在不多。识字明理,读书修德,这姑娘农家,却有这般见识,实在是难得。

小妮听到人的话,神亮晶晶的,抬起激地笑了笑。戊时已经工了,正是有空的时候,她和都能结伴来听课,多学一呢。

她听懂了村的意思,先是故作姿态沉思了一,半晌后才说:“应该的,我住在村里,也是刘家村的一份。这样吧,建房的木料和教学用,我都包了。但是我要定个规矩,谁要是不学好捣的,谁以后就别来上课了。”

刘大福非常兴,他指着村里的男女,连夜搭建了一个宽敞的茅草棚,姑且算是扫盲班的课室。村民们都恨不得明天就能开课,一鼓作气地活,都很卖力气。

小姑娘谢过后,就轻快地跑开了。她先是和分享了这个好消息,然后才在村里传播开来。这会儿村里的男女老少刚吃完饭,都在树侃大山呢。大家得了这个消息,有心急的又跑到李淳风那里再问一回,得到确切的消息后,顿时笑得睛都眯起来了。

她想着,若是她学会了字,以后回去大河村的时候, 就可以跟弟弟讲一讲。刘家村虽好,但这儿不是她和大妮的家,她想要带着工钱回家去, 给家人买吃的,也好让弟弟不当睁瞎。

众人拾柴火焰,一阵功夫,刘家村就凑足了四百多文。用来买贵人建房的青砖是肯定不够的,但买次一等的泥砖就绰绰有余。

“村,你看这样行不?”刘大勇指了指一块将近一百平米的空地,“我们村里的娃娃不多,就算大人也来听课,应该也足够了。”

“我……我……我想去那个扫盲班,可以吗?”小妮低着, 也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我不会打扰孩们上课的,我也不说话, 不会给人造成麻烦的。”

谁家的孩谁疼,冬天坐在草棚里听课,也确实难受。刘家村的村民们也刚赚了些钱,心思也动起来,说要凑钱买砖瓦,来给娃娃们盖净明亮的学堂。各人家里都有孩,即使暂时还没生娃娃,大人也能去旁听啊,不亏不亏。

三十文可不低,得上半个月的工钱了。村民们瞧见刘大勇这么大的手笔,都调侃:“勇这是发了啊,那么舍得钱,肯定是赚了不少。”

弟弟还小,正是学习快的时候。若是努力一把,将来说不定就能安城打工,当上城里人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