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很认一,只问裴行昭习过哪些字帖,然后选来,笑盈盈地看过,捧在手里,动作小心翼翼的,竟是视如珍宝的模样。
裴行昭摸了摸她的,帮她把字帖放
一个樟木匣
,随后给她选文房四宝,和二夫人一起教她挑选的技巧。
裴宜家凝神听着,一一记在心里。
“喜读书写字?”裴行昭柔声问她。
“很喜。”裴宜家答
,“爹爹说过,女孩
也要多读书写字。在外的时候,家书里也叮嘱过我。”
这就难怪了。这孩固然不得不依着母亲的意思整日闷
绣活,盘桓于心并且始终铭记的,是父亲
滴滴的影响。父女两个固然聚少离多,却不代表团聚时日里的每一刻会被淡忘忽视。
裴宜家犹豫了一,又轻声
:“爹爹在信中提过
,说希望我能像
一样饱读诗书,写一手好字。还说,何时世
太平了,会亲自教我。”
“现在学也不晚,书读的不在多,够用就可以。”裴行昭只能避重就轻,随后凝了一宜家与三叔几乎一般无二的眉
,旧日回忆,再一次被
动。
她到军中,不曾更名改姓。三叔获悉之后,只凭借着心里一份微薄的希冀,便赶在军务稍微闲一些的时候跟上峰请了假,赶到军中与她相认。
那天,刚刚结束一场战事,她一边往营帐走,一边卸盔甲。
忽地听到男的声音:“行昭?是行昭吧?”说着便已从怀疑变成确信,“阿昭!”
她一手搂着盔,一手扯着护甲,转
望去。
漫天霞光之中,大
的男
一步步走近她,明亮的
切的眸
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她。
她颈梗了梗,因为背光的原因,又眯了
睛,细瞧他的眉宇。她六岁与十三岁的样
,辨认起来比较吃力,但已成年的三叔经过六年,样貌变化并没多大,她立刻就认
来了,嘴角翕翕,却是不知该说什么。
心里空茫茫一片的时候,三叔的脚步加快了,走到她面前,用力把她搂到怀里,手掌隔着护甲重重一拍,“阿昭!小兔崽!怎么不先回家?怎么不给三叔写信?不要三叔了?”
裴行昭鼻有
儿泛酸,
意识地辩解,傻呵呵地给
了一个蹩脚的理由:“没来得及,没顾上。”
三叔这才松开她,仔仔细细地打量她,温的手落到她面上,试着帮她
去溅到脸上的尘土、血迹,随后,忽然别转脸。
她看到了有晶莹的滴掉
,落
尘沙。为之动容,却是哭不
。
相认之后,三叔便开始想方设法地求上峰把自己调到两军阵前。叔侄两个曾在青海同一军营并肩作战过一个多月,数次促膝谈至天明。随后先帝带着包括裴行昭在
的
锐将士转战江浙。
那几年,朝廷用兵的主要省份便是青海、江浙。
世中的将门多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