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戏明
  4. 戏明 第524节

戏明 第524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掺和“扬州瘦”“秦淮名”之类的营生就很傻,你那么多钱培养才艺超群的人,结果就是把人嫁给盐商当妾或者到秦楼楚馆里卖几年,就图那么几个钱吗?人家元朝时的戏班一个名角能火到中去,唱个十几二十年也不带过气的,反而还越唱越有味

明明坐拥宝山却傻乎乎地靠捡石过活,想想就让人心痛!

至于政策什么的,那都是可以争取的。

文哥儿一堆饼哐当哐当砸来,唐员外等人都快反应不及了。

照文哥儿一贯的作风,各项政策的确是可以争取的,陕西行都司那边就拿到了不少扶持政策。

要知陕西行都司连个行政机构都没有,全境几乎都是军事化理,那边的人在朝中绝对没人能说得上话!可这些年西北那边连河都清理得分外勤快,看得了大力气保持运输路线的通畅。

甚至还有不少人着了似的想到关外看敦煌。

关外七卫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多汉人关。

这一切大多是文哥儿在里运作。

如果可以搭上文哥儿这条线——乃至于东这条线,对唐员外他们而言着实是件很有诱惑力的事,这代表着他们未来二三十年几乎都能稳定发展!

文哥儿的考虑也很有理,以他们如今的家该考虑的就不是生意那小钱,不能因为那么一小利就败坏了江南的名声。将来旁人一想起江南就想到那些个秦楼楚馆,难是什么好事吗?

唐员外算是初涉这一行,只小小地开了个楼当待客的地方。他投的钱不多,想也不算难,但还是忍不住指事实:“即便我们不掺和这些营生,恐怕也有别人会接手。”

文哥儿笑:“那就需要诸位费些力气去扭转这邪风了。”

众人对视一,算是明白文哥儿刚才为什么给他们讲江南在文化产业方面优势的了。这是让他们别找人接盘,直接原地转型!

对他们这批人来说,那方面的产业确实不算什么,只能算是个添。他们约文哥儿来也不是为了保住这一块的营生,而是想探一探东的底,省得他们整天提心吊胆。

唐员外最先表了态,说是一会回去后就拟个转型方案来给文哥儿过目。正好他们家主营的是书坊刻印业务,完全可以逐步转向原创改编一条龙产业链,运作好了未必不能相互成就、相互带动!

有唐员外这个晚辈先开了,其他人便也先后表示自己也要为江南文娱产业添砖加瓦,希望以后东开海贸的事能先考虑他们!

这些承诺有几分诚意,到底是把态度给摆来了。

文哥儿搁手中的茶保证:“当今陛与太殿都是英明仁厚之人,只要你们真心实意为朝廷排忧解难,朝廷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正事到这里算是谈完了。

唐员外赶忙提想要再版文哥儿书稿的事。

笔费相当丰厚。

文哥儿想了想,也没直接拒绝,只笑:“这笔费就不必给我了,你帮我置办一批书给余姚县各个社学送去,单我明儿派人拿给你,你照单准备就好。”

唐员外喏然应

其他人提的题字与写文章文哥儿便拒了,说是自己书法尚未师,文章就更不能写了。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