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大唐第一太子
  4. 大唐第一太子 第121节

大唐第一太子 第12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承乾挑眉:“三个百姓?”

李承乾前一亮,还没等他动作,便见骆履平从店来,顾忌场面未曾多言半个字,静悄悄将他们迎贵宾厢房。厢房已有两人在,一人是安令,一人是李世民留护卫京师的达。

两人先行见礼,同时请罪:“臣等办事不利,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扼制。臣……”

“突厥大军压境,生死在于一线。百姓被刺激,跟着他们行事,有一人动手,两人动手,就有更多的人动手。结果官差非但没能把闹事的读书人抓捕起来,反而自己被打被擒。”

李承乾看向武郎将,但见武郎将,就知他也是借这那几个突厥人有问题的。

安令解释说:“他们是今岁来京师参加科考的。科考未过,但见安繁华,新奇事不穷,季又了土豆,后来更是新式筒车与车,觉得有趣,便想多呆一阵,暂且在安留了来。籍都已查清,没有问题。”

人人脸上尽显惊惧之

,众人发。

达接着说:“臣接到消息便过来了,已让卫队将此地团团围住,只是暂且未曾行动。”

“朝廷要放弃安,他们要走?那我们呢,我们怎么办!”

安令又:“臣发现不对,立刻让衙门动,本来已经抓住了那几个书生,但突然冒三个百姓,说官府不让这些书生说去就是不让大家知真相,也就代表书生们说的是真的。他们要知,他们要让听书生说完。

孙氏询问:“将军是有顾虑。”

:“如今百姓已然被煽动,单看那几个官差的况就知,此刻若行动手,必会与百姓直接冲突。若顾忌百姓,,只怕抓不到人,还会落得跟前官差一样的场。若无所顾忌,手不留,稍有不慎便会死几个,引得群

而他们能怂恿几个读书人,就能怂恿更多。也便是说,事能在短时间演变成这样,绝不单单是前这几个书生的“功劳”,恐怕还有未曾站上台,却同样已经被他们洗脑的其他人。

“可是臣与突厥人打过,了解他们的一些习。他们就算表面能装,骨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却改不了。不说十成,至少八成是。”

因为外有敌,京师百姓本就惶惶不安,这其中若有人现些微与平常不一样的举动,实在算不得什么。以致于让突厥积累数日,一朝爆发。

可见这些突厥人这几天一直没闲着,不断动作。只是他们的谨慎,而在突厥兵临渭的消息传来之际,朝廷震撼,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战事上,有所疏忽,未能及时察觉。当然也可能无法察觉。

瞧那几个书生醉醺醺的模样,显然已经喝得不少。谁将他们醉,让他们借着醉意闹事的?是无意还是故意,可不好说。

孙氏与李承乾脸瞬间沉来:“这几个不像突厥人。”

若单凭相只怕是难,不提达说的突厥与我们相差异不是特别大,便说京中尚有许多番商胡商,亦有为中原籍却带有胡人血统的。

孙氏抬手打断二人的话,站在窗前凭栏眺望,但见右前方一丈多远的地方,平地用案架了个小台,几个书生打扮的青年站在台上,指江山,挥斥方遒,双颊红,手中还捧着酒罐,显然已经醉得不轻。

达指着书生对面压着被打的几位官差给书生镇场的三个汉:“突厥人与我们相虽有差异,但区别不大,他们了些乔装,因此并不明显。

“朝中已经有人提迁都。迁都?呵,这是要弃城,放弃安。这代表什么,代表朝廷十分清楚这个形势,他们本不会用全兵力去打突厥。他们是要走的。”

满场哗然。

籍这李承乾信。突厥人能收买行商,为何不能收买读书人?哦,甚至不必收买,只需用些手段挑拨怂恿,给读书人洗脑,让读书人认定他们的说法,撩起他们的“正义之心”,自然就能成为他们手中的一把刀。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我军与突厥兵力相差数倍,突厥更是兵壮,我们本打不赢。安守不住,守不住懂否!”

闹事地在最闹的平康坊,此刻周遭已经挤满了人。看模样,不只平日在平康坊的商与客人,还有许多其他坊的百姓,并且一直有人不断往此而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安令苦笑,达咬牙:“哪里是什么百姓,分明是突厥人。”

孙氏与李承乾随着人往前,由扮护卫的张士贵等人开路,仍是费了老大劲才勉前行了一段,虽然与闹事地仍旧有些距离,却已经不远,再看旁边,巧了,就是醉仙楼。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