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4. 第242节

第24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苍梧郡反了之事,不仅岭南其他八郡知,就是岭南外的人也是知的。

去年他们还是郡守与附县县官的上级关系,却没想到不过是大半年,地位就发生了逆转。

伏危似乎知周毅所思,便开了:“降军也有重伤,此时大人派人医治,也能收服人心。”

现在城外,城墙上无数弓箭手拉弓朝城门外对准。

周毅其实偏向伏危所言,所以开:“此番攻南康最大的功劳是伏先生,他方才所言,季校尉不妨仔细考虑后再议。”

最让他在意的,这周毅转变得太自然了,好似就没有屈于他底事过。

南康太守先占靠近岭南边界的几郡,还有岭南九郡,共十五郡都臣服于他后,届时再挥兵北上,所向披靡。

周毅略一皱眉,又问:“城中的大夫都集合了?”

可哪里能想到他带城的人几乎都是本该退居山中的豫章军,还有一个伏危。

送他们来……

那人开:“已然清算过,战亡将士一千三百余人,已照伏先生所言全数安葬,重伤八百余人也在救助,轻伤尚未统计来。”

沈太守在南北郡守中素有不争不抢的庸才之称,他此番也是被着反的,想来若能有大树依附,他必定毫不犹豫投诚。

牧云山的人回应:“岭南牧云山牧云寨五当家,知晓豫章周郎将在此一战,特将豫章军医送来投诚。”

周毅看向沈太守,问:“太守大人无事吧?”

有那么一瞬间,沈太守都怀疑他以前的恭敬都是装的。

的人正要汇报,他看了众人,抬起了手,问:“沈太守和伏先生何在?”

“再有南康太守已被擒,南康官员几乎全数投诚,现在正让人去清粮库所得。”

豫章军一败,他立即领着五百人,带着一批说是豫章军中所缴获的粮去南康城投诚。

伏危话才落,便立刻有人不苟同:“救他们,让他们再打我们吗?再说了,我们军医也不多,得是多菩萨心,才会牺牲我军来救降军?”

伏危献计,他们假意兵败山,再从山路绕到南康,而沈太守假意投诚南康,里应外合攻城。

投诚?

手底的将士倒是不意外他所言。

在他底知县四年,早已摸清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人数不算多,以此护卫倒也算说得过去。

短暂休整后,周毅唤来在南康太守府正厅议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先皇倒也罢了,新帝没几个人能服,他们反得心安理得,更别说新帝险些让他们断粮了。

几句安抚的话后,周毅才看向方才要汇报的人:“人齐了,说罢。”

声音才落,外便传来伏危的声音:“属在。”

“等此番结束,郡公大业成后,再论功行赏。”

南康一战,胜败已明了。

对于沈太守谁都不得罪的话,周毅也不意外。

沈太守此番投诚,似乎也挑不差错,且前来人数也完全在可控的范围,便也就让他们城了。

说罢,朝着周毅:“郎将不妨派两名大夫去敌军,先行救治重伤之人,总归态度在门面上了,我军善待降军,若是他日再战其他郡,也让敌军易降。”

伏危应:“与我军差不多,现在一万余降兵已别看守了起来。”

虽然依旧胆颤,但输人不输阵,况且他也是有大功在,便直背脊:“无事。”

“无事便好,此番若非是沈大人假意向南康太守投诚,也不会如此顺利攻南康。”

沈太守就像一块圆的石,不到危及生命与他的利益之时,绝不会冒

他都已经有十几年没有领兵了,如今战休,还是久久不能平复,脸不是很好。

怀疑罢了,他也是能屈能伸的,效力朝廷,朝廷不靠谱,如今改朝还得,新帝却还想让他死。如今孝敬周家能保命,左右不过是换个人效力而已。

听到这话,哭的人忘了哭,茫然四对。

沈太守虽然心里觉得自己的功劳也大的,但也不太敢居功:“都是伏先生的计划,也是将军领军有方,再有将士的功劳,我只是起了些许作用而已。”

城墙之上,有人喊:“城外何人?”

伏危不疾不徐回:“降军总会收归我军,此时若不收服他们,待何时?”

“降军伤亡如何?”

“话说得是好听,可军医和大夫就这么些个,我们受伤的人员那么多,要救也先把我们的人给救了再去救降军。”

沈太守此时心惊胆,刚经过一场战,尚心有余悸。

片刻后,伏危穿盔甲与沈太守了正厅,朝着周毅一拱手。

“城中寻到一十五个大夫和三十来个医员,现在都遣去医治伤员了。”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