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向主席,端云里雾里回神认真听了几句,不知为何提到吕季诚,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宴会过了一半,到晚辈的才艺表演时间。那边琵琶才弹完,他们突然想起端
的老师吕信,也是当世的琴艺大家,便想要端
弹一曲。
这可不大妙,且不说端许久没练琴手生,她的琴技本就捉襟见肘,在座又是常年
浸在雅乐中的,更是不堪
耳。
自娱自乐弹琴修也就罢了,否则贻笑大方之家。
吕信当初就是这么评价她的。
端有些畏缩,老实承认,“老师教我诗书礼乐,可我实在愚笨,琴艺不
,不敢献丑。”
“公主自谦了,不要张。你看十六公主的琵琶弹得磕磕绊绊的,不过一家人宴乐而已。”一个妃嫔说。
可十六公主才十岁,她难不成和个十岁的小孩比吗?
端来回
挲着手上的银镯
,正准备起
,秦异已经站了
来,说:“其实端
的剑术才是一绝,只是她藏而不
,儿臣时常听她提起却未曾见过。不如父王母后让她舞剑,也让儿臣辨个真假。恰好儿臣曾经受过吕先生的指
。儿臣鼓琴,端
公主舞剑,不知可否?”
“既然如此,”华王后,“怀袖,去取我的凤鸣岐山,给七公
。”
听到“七公”三个字,端
总算舒了一
气。于她而言,舞剑可比弹琴简单多了。
端拿过侍女捧给她的剑,突然想起她和秦异从未合过琴音,又开始担心,偷偷问秦异:“你要弹什么曲
?”
“前几天我才新作的,你听了问是什么名字,我说还没有名字的那首。”秦异坐到琴案边,低专心定音。
“啊?”端一惊,他闲暇作曲那会儿她就听得断断续续的,完整的曲
她才听过两三回,“就不能换一首吗?我怕我不熟。”
其实他完整弹来也只有两三回,没有十足把握保证丝毫不错。
可天时地利人和,多难得,还有面前的凤鸣岐山。
当初周天东迁,秦君襄护送。周天
为了嘉奖这份功劳,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君。秦君
恩,命人斫琴。取用百年桐、杉,
调和,十年乃成。其声如凤凰鸣叫,清亮洪越,故秦君取名“凤鸣岐山”。
“没事,”秦异的大拇指和中指分别勾着二弦和七弦,用力一掐,二声如一,“开始吧。”
乐声起势舒缓凝重,时有猱,余音绵
悠远。
接着是一连串的
指,听似音节混
,实则
促有序,如
汇聚
渊。
随其后的七十二番
拂,更是裹挟着滔天
浪的气势。声音渐弱,轻轻几个泛音,江
化作雨
,飘忽清冷。
仔细听辨,中间有数段和《光陵赋》很像,技法绚烂,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端剑随琴动,挥洒自如。到曲调激昂
,刺
的每一势都带着万钧雷霆。
拂了多少遍,她挽着剑
便旋了多少遍。忘我
,发簪松动、急转而
也不知,乌青
发逸在风中。宝蓝的广袖翻转,化作汹涌波涛,又一瞬间随乐曲归为平静。
裙旋开摊在地上,如红日映
,唯有剑指苍茫,刃映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