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
  4. 第19节

第1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不知自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的陶茱萸和栾良砚,倒是关起门来过起了小日

“给。”了隔间后,陶茱萸双手捧着一个布包递给了栾良砚。

“哪有,这些都是过年要用的东西,”陶茱萸白了栾良砚一,“想必你往年也没跟着娘一起置办年货吧,自是不知过年要准备多少东西。”

正堂后面有一个小隔间,莫约五尺见方,往日摆在里面的几盆草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脚供桌,和三个素蒲团。

栾良砚从怀里拿一个红纸包递给了陶茱萸,神诚恳地说:“新年顺遂,平安喜乐。”

“在家时,我见相公经常去公公坟前祭扫,一呆就是半天,所以才想着在这里给公公立个牌位。这是我今日去寿安寺请大师的,”陶茱萸轻轻地握着栾良砚的手,“以后你有什么想对公公说的话可以来这里。”

供奉祖人用的三荤三素三果,得挑品相好又新鲜的,还要给家里摆几盆金桔,图个吉利,更不用说必不可少的对联门神,外加给年夜饭和节准备的鸭鱼,瓜果蔬菜,林林总总,装了一大车。

栾良砚挲着手上圆清凉的珠,只觉心中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成了一句低低地叹息:“你呀……”

陶茱萸瞧着满桌的荤素糕,同栾良砚:“只有我们两个人未免太冷清了些,不如把何妈她们都叫上,再在前院摆上一桌,请护院的人也好好吃一顿。”

年关将近,在陶茱萸的记忆里,这还是她第一次不在上滦河村过年。家里人简单,只有两个主,外加几个人,但年却不能过得太冷清,该有的还是得有。

“茱茱。”栾良砚喃呢了一声,低着在陶茱萸发上蹭了蹭,“我打小就生病,村里的大夫都说我就这个命,让家里别折腾银了。是爹一直不肯放弃,说什么都要给我治,不多贵的药材,就算断了家里吃喝,也要给我买来。后来我慢慢好了,爹却不行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抢了爹的福寿。”

栾良砚接过来打开一看,角顿时有些发红,他看了陶茱萸一,嘴角微动,最终也没说什么,只是将布包里的东西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摆正。

在太看书的栾良砚,瞧见这大包小包的东西,挑了挑眉,懒洋洋:“茱茱,你这是把玉堂街都搬空了吧?”

公世夫人纳兰氏,当年可是名动京城的第一人,京城不知有多少王公贵族拜倒在她石榴裙,当年她嫁敬国公府时,可惹了不少人对着她的轿暗自落泪。

“新年红包。”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待祭祀完家中的祖人后,年夜饭便正式摆上了桌。往日里,栾良砚和陶茱萸都是在后院用饭,只是今日是除夕宴,必须正正经经地摆在正堂。

陶茱萸打开一看,见是六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有些不解地问:“给我这么多银钱什么?”

大年三十这天,院里里外外焕然一新,门上都贴了新的门神联对,路两旁摆满了挂着金果的桔,看着着实喜庆。

“是是是,娘辛苦了。”栾良砚拉过陶茱萸在桌旁坐,顺手给她到了一杯茶,“不过,怎的去了这时间?”

盯着栾父的牌位看了良久,栾良砚将跪在他侧的陶茱萸揽怀中,低声:“你怎么……”

而后从桌上拿起三支香,燃后跪在蒲团上,对着他刚摆上去的,刻有“先严栾公丰佑老大人之灵位”的木牌重重磕了三个响

何妈墨香琴音还有文书文华他们很是推辞了一番,最终拗不过陶茱萸,便也在正桌上落座,陪着主们好好用了一顿年夜饭。

用过饭后便要守岁,外面天冷,何妈在后院房间里放了两个烧得旺旺的火盆,再摆上不少果甜,以供主们守岁用,而她们也得了栾良砚的恩典,聚在外院偏房里耍起了牌。

陶茱萸被她相公阔绰的手吓了一,而后又有些无奈,“我是你娘,你还给我

瞧着闹又喜庆的街,陶茱萸便带着何妈还有琴音墨香三人,也加了采买年货的大军。

“相公,别难过,看到相公如今的样,公公定会很欣的。”陶茱萸将栾良砚的手放在自己脸上贴了贴,而后从袖袋中拿一串红木珠,虔诚地在栾良砚手腕上,“这是大师开过光的,保佑相公康健平安。”

“你跟我来。”陶茱萸拉着栾良砚朝正堂走去。

齐晚月压住心的不安,同边人吩咐:“去查一查,那个栾良砚到底是个什么来路,特别是她边那个女人,一丝消息都不要漏过。”

敬国公老夫人房中的那幅画像只画了纳兰氏十之一二的貌,可若是有当年目睹过纳兰氏真容的人瞧见了陶茱萸,怕是要惊叹当年的人又活了过来。

“好,都听你的。”栾良砚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