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蚍蜉传
  4. 13风云(一)

13风云(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一关键,不说动史可法,一切都是枉然。”阮大铖轻握着傅寻瑜的手

小弟省得了。然而得收拾收拾行当......”

“近闻钱公新立‘绛云楼’以藏书,不知楼成几许了?”瘦脸脖的李悖此前一番话石破天惊唬得钱谦益脸陡变,此时便有意岔开话题,给对方缓过神的时间。

年过六旬的钱谦益当局促不安犹如孩童,咽唾沫:“约莫今年冬至上樑,真要落成,还得等到明年冬。”却是心不在焉。他家产雄厚,继荣木楼、拂山庄、半野堂后,又从外祖父、前山东察副使顾玉那里购得此地的红豆山庄,新近复斥资大兴土木在庄后营造绛云楼,号称要藏尽天名书珍籍,楼未成便已颇有名声。

面前,方巾的钱谦益,瞠目结的模样与阮大铖如一辙。

见他意动,侯方夏大喜过望,不断:“那是自然,此间办完事,哥哥还要和傅先生在此等人来会合再启程回湖广,来得及。”

南京兵尚书负责南直隶及周边地方军务,守卫南京城及皇陵、防卫江防海防,肩负维系东南财赋重地稳定的大任。虽说还总揽船政、政、选贡、驿传、修城并选武官等等事务,但只主军务一条,就足以睥睨南京百官。

史可法没上任的时候,刘孔炤靠着新江营吃空饷。但等史可法来了,指示兵立刻查清兵册,确认了实在人数,当即停止了多余钱粮的发放。刘孔炤当然不,要求史可法照例额定编制发放军饷,史可法则态度决,限期刘孔炤对着兵册,勾补填实缺额,否则直接裁汰营兵编制,永远节省费用。这般刘孔炤可急了,要是补不齐兵力,他不但军饷再也拿不到,就连编制也缩了,自是大大的亏本买卖。

“今日所言之事,都包在老朽上。”阮大铖笑容满面,双弯成条

刘孔炤巡防江务,目前手里着新江、池河、振武三营。其中池河营是南京兵亲自主持招募的健儿,编制三千齐整,算是刘孔炤的家底主力。振武营成立之初即多无赖弟,骄横难制,曾经因为饷银被拖欠作兵变,被遣散大半,如今名存实亡。新江营规模最大,额定一万五千人、舟船三百艘,不过早就逃逸众多,估计所剩仅五千人不到。这是刘孔炤当前主要钻营的一个营。

微雨扬扬,红豆山庄一侧偏堂。

这些官员、勋臣、太监里,有实权的很少,南京兵尚书则是凤麟角握有重大权力的职位,实可谓南京的第一把手。

是以李悖相信,一旦袁时中接受朝廷正式招安的公文到刘孔炤手里,他是绝无拒而不受的可能的。小袁营一万人,恰好新江营,就算多了人,还有残缺不全的振武营可以安置。怕就怕史可法

侯方域,叹:“不瞒哥哥,小弟这里已不是一个人了。”

侯方夏与侯方域相顾愕然。

两人正谈,那边先传来几声朗的笑声,继而帷幕之后,傅寻瑜与阮大铖皆面带微笑,并肩走来。短短半个时辰不到,也不知在室发生了什么,他两人从一开始的相互试探警惕忽而变得亲密无间,仿佛数十年的旧友一般。

军务落到,主要两项尤为重要。一项为巩固南京及周边的江海防务,另一项为掌南直隶营务,都是实打实的兵权所在。拱卫南京各营及江官军皆从属武臣统领练,武臣们则接受南京兵直接指挥。南京大小教场、神机、新江、池河、浦、振武等营并南京兵一应营官兵所需钱粮军饷均由南京支取数额,且听从南京兵决定数额。如此一来,南京兵实则在兵权之余,更有了手财权之力。

“已不是一个人?”侯方夏呆了呆。

明代分北、南两京,各设百官对应成一完整的行政班,但实际权力基本都在北京官员的手中,南京仅为留都,安置要么遭到贬斥、要么中央暂无合适官职委任的官员。这些官员一般数量不多,所任大多虚衔,公务清闲,被称为“吏隐”。除此之外,开国勋臣后代也安置于此,比如魏国公徐弘基、怀远侯常延龄、诚意伯刘孔炤等。又此地因多皇陵且旧仍存,太监颇众。

李悖尚未说话,钱谦益气稍急,说:“李先生刚才的话姑且放在一边,可要让刘孔炤吞万人数目的兵,没南京兵史大人的许可,万不可能。”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傅寻瑜郑重:“阮公宽心,我等自有主意。”一边抚恤,一边暗自想着:“也不知老李那里办得如何了。”此次安排小袁营落足南京,是赵当世亲自把控的要务,赵营外务使司外务使傅寻瑜及外务副使李悖都动了。傅寻瑜负责涉阮大铖,而李悖则去了苏州府常熟县的红豆山庄。

傅寻瑜同样风不减,:“全凭阮公所言,不甚激。”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