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李自成在太原整军八日,期间发布了大顺皇帝永昌元年诏书,讲明了自己讨伐明廷的初衷及本心所在,并随后传大顺皇帝安民诏,以“天命复集,还予故土”等言语抚百姓,与
前传牌各州县“仁义之师,不
妇女,不杀无辜,不掠资财,所过秋毫无犯。但兵临城
,不许违抗”之言相呼应,恩威并施,笼络人心。而后,李自成率军北上,展开对
军北京城路上必经之路宁武关的攻势。
前一日,汉中府文武纷纷登门,祝贺赵当世受封宁南伯。获得封爵,自是莫大的荣耀,可是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务实的赵当世当然不会真的把一介虚名放在心上,因此面对盈门访客,只差了事迎来送往,自却与心腹将领们商讨接
来的举措。
徐珲、韩衮等将领均是一惊,:“主公的意思是?”
随后,崇祯帝亲征召天兵勤王。朝议中,又觉得需要留一步退路,因此派勋臣忻城伯赵之龙即刻南
南京为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随行就任南京镇守太监。另传谕南京兵
尚书史可法与应天巡抚左懋第等合作,收拢领南京右府提督
江兼巡江防刘孔炤、协守瓜洲副将张天禄、备倭将军王之仁、分守舟山参将黄斌卿、分守金衢参将翁之琪、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等林林总总各
各镇,维持南京稳定的同时时刻准备往北赴援。
赵当世思少顷,沉声
:“就算孙传
不闹,我军也坐不住了。”
凌晨偷开新南门向顺军投降。大顺军趁势攻占太原府城,蔡懋德自杀,赵建极、毕拱辰等自杀,黎志陞跪降——去投奔李建泰半路被俘获的韩霖捧黎志陞“此天
文章之士”,黎志陞复得任用。
“宣大总督王继谟、山西巡抚卫景瑗、大同镇姜瓖皆非良才,要挡住士气如虹的顺军谈何容易。”韩衮摇摇,“居庸关唐通更是辽东逃将,指望不上的。这些人看着兵
壮,等真与顺军对上了,即会现
原形。”
孙传心怀
切的忠烈报国,人尽皆知,赵当世此前还能以静观其变等理由搪
他,现在朝廷谕旨到了,恐怕再想压他也压不住了。
徐珲又:“朝廷一
气调动天
兵
,看似大动
戈,其实多是无用功。想要许定国牵扯顺军、刘泽清北上勤王,都是大大的笑话。凤
总督
士英受制于刘良佐,南京史可法一时半会儿也摆不平诸路营
,如此瞧来,唯一能指望得上的,仅关辽兵了。但是调动关辽兵,苦心经营争夺了数十年的关外势必一朝放弃拱手送给北虏,壮士断腕,就看朝廷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在北直隶与山西,有督师李建泰、保定巡抚徐标、宣大总督王继谟、大同总兵官姜瓖、蓟州驻居庸关镇守总兵唐通、宣府镇守总兵王承胤、山东镇守总兵刘泽清等;在河南,有太原镇总兵许定国、保定镇守总兵卜从善等;在辽东,有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辽东总兵吴三桂、关门总兵第等;在湖广与四川,有湖广提督赵当世、安庐镇守总兵黄得功、平贼将军左梦庚等;在凤
与江西,有凤
总督
士英、江西总督袁继咸等。除此之外,南直隶尚有林林总总各镇各协。另更远的各省暂且不论。
“形势人,和顺军之战,必须立刻着手。”赵当世肃
。
北直隶方面,加授徐标总督畿南、山东、河北军务,仍兼巡抚,移驻真定遏贼。封唐通为定西伯,控扼居庸关;山西方面,挑了大同总兵官姜瓖加领镇朔将军印,勉励其人挡住顺军北上的通路;河南方面,正式授予许定国援剿总兵职务,使他继续
守在河南、山西
界,阻挡顺军兵力相连;辽东方面,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向关
收缩兵力;湖广方面,封赵当世为宁南伯、黄得功为靖南伯,
攻河南、陕西的顺军。更任李化熙接替余应桂总督三边,宋权巡抚密云,方孔炤督广平和大名二
与顺天巡抚杨鹗、昌平巡抚何谦协力就近防御。
二月底的汉中府,寒料峭。
韩衮:“朝廷不还等着我军吗?给主公加封伯爵,为的就是让我军效力。”又
,“顺军才渡河
晋,孙军门就日日叫嚷着要举兵勤王。可笑朝廷发布的谕旨上,
本没有他孙传
的名字。而今朝廷号召天
勤王,他恐怕要窜上天了,主公觉得如何应付?”
时为二月中旬,山西百姓耳相传“开门迎闯王,不当差,不纳粮”的民谣一直传来北京,形势险恶至此,崇祯帝忧心忡忡,几乎一夜愁白
。在与
阁诸臣分析了当前各地状况时,兵
尚书张缙彦将目前距离北京较近还可凭恃的兵
一一
明。
“顺军北伐,势如破竹,各路防守官兵孱弱难挡,看来不两三月,顺军就将兵临北京。”徐珲面
凝重
,他是山西人,对山西各镇的守备力量比较清楚,“宁武关、居庸关是为遏制顺军的最后两
闸
,这两关丢了,北京大势去矣。”
这些兵实力
弱不一,距离北京远近也不尽相同。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必须善加利用。由是,又在他们之中,挑选
最需要拉拢者,着重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