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蚍蜉传
  4. 66寒江(二)

66寒江(二)(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止,回坐正,“仲缄,你可知我意?”

堵胤锡心如鼓,双目瞪大,良久不言。何腾蛟看着他:“此话虽是不敬,但我等为臣的为天计,不得不未雨绸缪。此间只有你我,无需过度担忧。”

“唔......”堵胤锡缓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老师,学生不是担忧,学生是......是着实震惊。”当了大明数十年的臣民,有朝一日居然可能会直面国破君亡的局面,这是堵胤锡前半生想都不敢想的。

“有些事,即便面上不好讲,你我总得好正视的准备。”何腾蛟叹,“你方才也说了,危难见人心。我大明在山西的局面你也知晓,可以想见,闯贼兵临北京城,我提的那两结果,哪一发生的可能较大?”

堵胤锡掩面一声叹。

何腾蛟:“无论事态如何,我等都需要最坏的打算。”并,“一旦第二结果成真,且圣上、太并二王皆难以南幸,计将安?”

堵胤锡声音微颤,:“闯贼荼毒北面,但南面我大明江山尚自安稳。以南方财赋人力为基,徐图向北收复故土,正是反败为胜的可取之举。但若群龙无首,待闯贼来,各镇各分崩离析,必重蹈北事覆辙。因此故,若论等大计,当是......当是有人尽快继承大统,号令天。”

“是啊,咱们现在说这话大不韪,可纵然如此,也只能明知故犯。”何腾蛟定,“北京要有三两短,南面必得有人主持大局。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有奉君行事,方能稳定人心,此实乃我等考虑的重中之重。”

堵胤锡沉:“真照老师所说作最坏的打算,北京城圣上并太二王一个也没能走来,那么遍数天多如的皇亲国戚,何人有资格继承大统?”

何腾蛟应:“这件事我想过了,你当也清楚,太祖皇帝《皇明祖训》有明文规制,立嫡立、兄终弟及。光宗仅两,且熹宗无后,假若北京城有变无人走脱,那么以皇室亲疏而论,则需追溯到神宗一脉方可。”

堵胤锡说:“福、瑞、惠、桂四藩皆神宗血脉,乃当今圣上至亲,均有资格。”

何腾蛟:“理说,福藩为,正是最佳人选,怎奈几年前闯贼祸河南,洛城破,福藩上亦阖门遭难,这就算不得了。接着的瑞藩听说从汉中逃了不知所踪,不知生死,就算后续得知了踪迹,但定策需快,迟则生变,我等也只能随机应变。再来,只剩惠、桂二藩了。惠王虽比桂王年,且封地就在左近不远的江陵,但其人笃信佛法,整日礼佛参禅不通人事政务,人尽皆知非可当大任者,本恐怕亦无继承之心。尤其一,江陵为湖广提督衙门重布防地区,我等难以靠近。这样看起来,反而是衡州的桂藩更可扶立。”

堵胤锡赞同:“学生拜访过惠王,王爷虽对通晓佛法,理,但超脱飘然,志不在俗世。衡州府地大江以北固然较远,但到底还是湖广地界,算不得太远,且湖广提督衙门对那里辖力度未如大江以北地带。桂王本人正值壮年,年富力,是最好的人选。”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