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蚍蜉传
  4. 54变局(二)

54变局(二)(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正黄旗满洲兵,总计从北京带了二十个录。清军兵制,每满洲披甲兵二百名,其中军五十名最骁勇,分别为葛布什贤超哈、牙喇营与阿礼哈超哈三编制。比例,每录葛布什贤超哈是为白甲牙喇之中最为善战之辈两名,牙喇营为白甲牙喇八名,阿礼哈超哈则为披甲军四十名。除了阿礼哈超哈,葛布什贤超哈与牙喇营都在黄台吉时期从各旗单独建营,分别以葛布什贤噶喇依昂牙喇纛章京为主官统带。

比如这次跟着谭泰作为辅佐的便有因在岛之战取得彪炳战绩被赐号“图鲁”、汉语意味“勇士”的牙喇纛章京鳌拜,鳌拜图鲁虽是镶黄旗人,但两黄旗不分家,他此番亦带了千人规模的牙喇营兵随战,在后压阵。谭泰所正黄旗满洲步披甲兵则有三千八百来人。此外,还有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刘之源的一千汉军步军。

八旗满洲、蒙古及汉军编制不同,满洲每二百名混杂步军,蒙古每录人少且只五十名军,汉军每一百名步军。由此作战时通常以两满洲一汉军录,以补满洲录除五十名军之外阵列所需二百步军的空缺。

所以谭泰此次带来的战兵,有正黄旗满洲兵三千八百名、牙喇营兵千名并镶红旗汉军千名。另外,仍有将近两千名包衣与阿哈跟随。包衣与阿哈常连称包衣阿哈,但两者地位悬殊,包衣自八旗籍的正,即使为满洲权贵家,但份略同家臣,属于家里人,成分女真、朝鲜、蒙古、汉各族皆有。阿哈便是纯粹的隶,籍多在人及更地,有些甚至隶属包衣,且大多是汉人,又称为“阿哈尼堪”——“尼堪”便是汉人的满语——在阿哈面,仍有更加低贱的汉人称为苏拉。

综合各分算上包衣阿哈,谭泰军兵力总计将近七千人,与镇虏卫的明军旗鼓相当。

清军将至,镇虏卫城节堂气氛突然张起来。韩衮左右吩咐:“老、老周、老吕,准备作战。”又,“着防城的白旺、张先等抓布置城外拒敌阵线。”

一连串命令去,穆公淳摇摇:“还不够,鞑来得急,前边没来得及说的稳住姜瓖得速速从事了。”并,“否则让姜瓖得知鞑大举到来消息,必生变数。”

韩衮:“先生所言极是,可是如今大敌当前,咱们如何能一心二用?不如全神贯注先将鞑击退,再理姜瓖。”

“来不及。”穆公淳羽扇摇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急促,“这两件事必须同时,若不如此,两边任何一边了岔,我军都难逃覆灭。”

众人闻言,均是一震,韩衮面似铁:“先生有何成见?”

穆公淳随即将自己想法和盘托,节堂原还细碎的议论声完全消弭,一片安静。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