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我的独立日
  4. 第64节

第64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今夏笑,“你忘了我叫什么名字?”

他蠢蠢动,“那你生日是过了还是没到啊?今年吃到兔面了没?”

时序站在资料室里,抬平静地看着整整三排大铁柜。

祝今夏:“去洗手。”

于小珊已经躺玩手机了,忽然被校问,又张地爬起来。

时序人就在客厅,为了防止顿珠说话,她脆把话题接了过来。

客厅里的人还在看资料,闻言,抬望厨房,只看见一抹怅然若失的笑。

几号柜?”

于小珊:“啊,每次打来了都放在当时常用的柜里,所以几年来,有的在这个屉,有的在那个屉……”

“你生日是多久啊,祝老师?”

“我哥就是区别待遇,自从你来了,饭菜的丰盛程度就跟每天都在过年似的。我上一次吃卤,还要追溯到去年生日。”顿珠掰着指算账,“以前你没来的时候,他也不我早饭,你一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绵市成了重工业大市,坐拥整个西南地区的铁机车厂,那时候无数北方的技术工人也被分到了这里。

先是门念书,鲜少在家过生日。后来是老人家上了年纪,参加夕红旅行团去张家界时,摔了一跤,双手都骨折了,养好后就不太能和面了。

“最后是睛之笔,我的独门秘籍,绝不外传的那一,叫火爆筒。”

祝今夏:“洗手。”

祝今夏一顿,“是,再好吃也不是那个味了。”

客厅里的人放资料,扫了厨房,心不是独门秘籍,绝不外传吗,一个随就问,一个张便说,这算哪门的独门秘籍?

祝今夏笑笑,说:“没有。不过不要,已经有些年没吃到了。”

“难不是全国都这样?”

“那时候父母要上班,我就来照顾我的一日三餐。跟着小区里的阿姨们,她学会了,抻面条,后来每年我过生日,都会给我寿面。”

川渝人吃兔,面。兔红烧了,麻麻辣辣的佐料,淋上半碗在白生生的面条上。菜是小白菜,它叫瓢儿白,锅里涮一,脆生生、绿油油的。

“我每年也给我寿面。”祝今夏笑。

晚上,于小珊收到时序的消息。

今晚吃面,山里土生土的牦,中午就卤上,到这会儿已然香气四溢。

顿珠:“有句话叫不净,吃了没病。”

顿珠溜一,把嘴边的吞回去。

“那也不是的。”

“你们这过生日也吃寿面?”

在顿珠的惋惜声里,她傻小的脑袋,手里的面粉雪似的将他染成少年白。

“其实就是炒辣椒圈。把二荆条切成拇指大小的圈,放锅里炒得焦焦的,要看得见虎。然后放醋,越酸越好。最后装小碗里,就面条吃。”

蜀人很少,家里常备的也是挂面,烧开,五分钟就能煮好一碗。

顿珠:“……”

“……”祝今夏顿了顿,“不是,主要是你指甲里有泥,我怕吃了不卫生……”

顿珠一愣,恍然大悟,“所以你是夏天生的,才叫今夏啊!”

南来北往的,一锅炖,北方来的人自然而然就把的技术也带了家属区。

“我爸妈也曾经是机车厂的工人。”

她没忍住扑哧一笑,“一碗面而已,四川还愁吃不上兔面啊?”

“都在资料室啊。”

里间的闲聊还在继续。

赶在他把话题发散去之前,祝今夏打岔。

“火爆筒?”

祝今夏还在描述:“一面,一麻辣鲜香的兔,一的小白菜,再嚼两粒酸溜溜、火辣辣的火爆筒——哎,你嘴角这啥?”

“你把支教老师的资料放在哪个柜里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顿珠洗完手回来,掀开锅盖,叹以往这好东西就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