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4. 第214节

第21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月,随着封赏而来的圣旨终于来到了朔方。

李光弼拿着计划书,有些担忧:“安禄山反了,那大半个天都要陷,这些养羊的事只怕也不会顺利。”

安又将自己这段时间整理来的《朔方三年发展计划》递给了李光弼。

安禄山之心,如今虽还算不上路人皆知,可在朔方和范军中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代完了朔方事务,李安便到了医营。

李岫离开后,李林甫无力在了被褥上,双目失神却仰面大笑。

朔方军是王忠嗣一手带来的队伍,王忠嗣说安禄山造反,天不信,但是朔方军信。

以她的年纪、军功和手段,再待两年,恐怕这数万朔方兵就改姓李安的“李”,而非李隆基的“李”了。

安摇摇:“战只是一时之事,百姓休养生息才是大事,不可因小舍大。安禄山是贼,吐蕃、契丹亦是贼,不可不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诏令朔方兵使、寿安公主押俘南去安城献俘。

因着早有心理准备,所以李安收到李隆基圣旨命她带俘回安献俘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不忿。

其实李光弼更想趁着这段时间征召更多的士卒,到时候打起仗胜算也能更大一些。

“很好。”李林甫一个古怪的笑容,挥手让李岫去找人仿造舆图。

李林甫直视着李岫,质问:“记住为父的话了吗。”

滥杀无辜肯定有,但是绝不会达千万。会死这么多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饥荒,天灾人祸,天灾加上人祸才能让大唐在短短数年就由盛转衰。

“往后便无需再用麻布裹着了,你回去后小心莫让伤,半个月后再来医营,找医官给你安半截假肢。往后便能走路

无论是打战还是安史之结束之后去收复被吐蕃契丹等外族侵占的土地,大唐都不能缺粮

李光弼意识看向李安,瞳孔微微放大,却没有问李安为什么。

她知李隆基不会再让她在北方边关久待了。

也不愿意轻易便宜了安禄山和李安。

第209章

掀开帘,李腾空正蹲在地上给一个断了半截的士卒换药,原本雪白的麻布解来后里面一层已经被绿的药膏和暗红的血迹浸染透了,还掺杂着十分难闻的血腐烂味,李腾空面如常,用煮沸的麻布将士卒断净,观察着有没有化脓。

他不聪明,但是很听李林甫的话。

李岫咬着牙,狠狠

那就这样吧,谁愿意救他的女,谁就能得到这份“礼”。

只是给苏娴别,给曹野那别,再把日后对朔方的安排一一代给李光弼。

安史之,唐军和叛军加起来也没有两百万人,要想仅靠战争死两千万人,需要这两百万人全战死,再加上一人杀个十几个百姓,这明显不可能。安禄山史思明是想当皇帝又不是杀人狂嘛非要把百姓全杀了,百姓都死没了谁给他们当士卒?唐军就更不可能了,天百姓都是大唐的百姓,唐军脑又没病,为何要滥杀百姓。

本就是共谋,我李林甫是活该遗臭万年的相,你李隆基也别想安稳你的盛世明君!

“将军多盯着安禄山一些。”李安平静,“他快反了。”

李光弼面一肃,想到对大唐虎视眈眈的吐蕃,对着李安拱拱手:“臣必定会保证朔方境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李隆基不知如今已经改姓了李安的“李”了。

“哈哈哈……”李林甫笑着笑着两行浊泪从

安史之死了数千万人,大唐人锐减三分之一还多,显然不只是因为战争。

圣旨到手的时候,李安正在葛萨新城中安排着三年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朔方连带着新并朔方新地的畜牧业和大豆植业。

细细看了一会后确定都已经好了疤,这才有从侧摆着的药罐里挖一勺淡黄膏抹上。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