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问清如许
  4. 第58章

第58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用海威的购销合同?能贷到?”唐清悦此前也确实想过贷款方案,不过她想的是用苗厂固定资产贷款,但又觉得风险太大,如果资金现问题,固定资产被银行征收,那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可以试试,但……”他在前期几乎耗尽所有人脉,费尽全心思,才终于找到这么些投资方,顺利让苗厂开业。投经营后没赚到一分钱,却想着扩大再生产,任何一个有风险意识的商人都不会选择注资。

“你说的没错,照我们目前的况,恐怕吃不海威这块。”唐清悦,又问他:“陈识,你有没有想过周成则为什么愿意跟我们合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陈识在技术上全然信任她,“那就只能想办法找钱了。”

“都不行。”唐清悦没有犹豫,果断拒绝:“会对苗的质量有影响。况且我们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一细微改变都会影响成活率,不能在鱼苗上冒险,这是底线。”

lt;a href= title=温馨文 target=_blankgt;温馨文

陈识有基本的商业嗅觉,况且海威的人第一次到苗厂参观时,唐清悦就已经暗暗猜测并告诉过他。他想了想说:“周成则心里还是看好我们的,想把我们变成海威的独家供应商,或许有朝一日还会找机会收购我们。”

陈识也不确定能否成功,但试一试总没错,“我们是新厂,大银行贷不来,小的城商行没准有希望。我明天回家问问我爸,看他有没有熟悉的人。”

唐清悦沉思片刻,反问他:“你怎么认为呢?半年后才能收款,厂里的现金能支撑去吗?”

“再拉投资有可能吗?”

唐清悦蹙着眉,这不是她擅的领域,如果连陈识都没有办法,她更没有,只能气般地再问一句:“除了拉投资,还有别的办法吗?”

“不行。”陈识肯定地说:“照我们目前的生产规模,如果每年给海威稳定供应超过百万尾,那其他渠的销售量将会被严重压缩,扩大车间又没有钱。而且我们之前计划的是一年后开始多品鱼类的苗培育,现金跟不上,这些想法都要泡汤。”

唐清悦接着他的话说:“是橄榄枝也是陷阱,就看我们怎么利用这次机会。”

陈识没有上回答,低着不说话,过了半响他突然抬说:“有!我们去银行购销合同贷款。”

陈识放,边思考边说:“如果我们接住这次合作,又能保证其他渠的供应量,有稳定的现金,周成则的算盘就打不响。要扩大产量……对,扩大产量。师,增加养密度或者缩短养周期,你觉得哪个可行?”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