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长女
  4. 第24节

第24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承蔻却是个不争不抢的,什么事都是过得去就行,读书如此跟妹好友在一起玩儿也是如此。要她为了汤先生布置的功课灯熬油,那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多一个荷包来得划算。

就连新昌侯府也有个老姑嫁的就是安宁伯府,只不过那一支分家分得更早,如今除了年节里已不怎么往来了。

有些府里妾室闹腾得厉害的,脆有样学样,也不拿家法家规说事了,动不动就说要把不规矩的妾室通房送去衙门里。

武靖是安宁伯府嫡次,虽早已分家但平日里跟伯府也没断了联系。京城里的勋贵世家就这么多,世世代代延续来几乎没有攀不上亲戚的人家。

府里还剩武承宪和两个庶女武承宜和武承蔻在读书,武承宪一门心思要习武要从军,汤先生对他的唯一要求只要别门闯祸就行。

三个学生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疼,汤先生教这几只小崽还算易如反掌。这不一听久不往家塾里去的武承安突然动起笔墨,便起了心思往他院里来,一探究竟。

但这样的话说完,回过又免不了偷着跟女儿嘱咐多跟孟半烟学着儿,别总只顾着面上好看亏全自己吃了。

汤先生说来也是举人,却一直未能得中士。武靖欣赏他为人正直又不迂腐,便招揽府里来了个门客,后来武承安和武承定开蒙之后,武靖就顺势请了他府中西席。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武家几个男孩儿都不是读书的料,武承安聪明却不好,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都在请假,剩小半个月天天迟到早退,多用功一就要病一场,后来就脆不去家塾了。

狡诈,父女一个德行都不是省油的灯。

孟半烟对这些十分上心,拿当年跟老爷学酿酒的劲,武承安也不敢拖了她的后,这些日神就泡在书房里,连纸笔的抛费都多了。

武家的女孩儿向来都要读书,武承宜和武承蔻都是谢姨娘所格却完全不一样。女武承宜是个要的,在读书这件事上也一样,她的功课也是武靖夸过最多的。

武靖前几年还过乡试主考,那一年一州的学生都算得上他的门生故吏,光是这些人里如今在京为官或是等着授官的就有好几个。

以往这些人都是武承定和他妻柳娟儿在际往来,武承安要成亲,往后即便武承安不好不能在这上面耗费力,但孟半烟却不能两一抹黑,问什么都不知

语气里全是毫不遮掩的轻视与戏谑,仿佛像孟半烟这样的人能嫁给武承安那病秧,都算是她飞上枝变凤凰,祖上积了大德了。

孟半烟看的书是武承安写给她的册,里面全是跟武家有关系的姻亲往来。

武承安院里的仆去公中支东西,从来都是领取银钱或是药材,近一个月连着两次支取宣纸笔墨,别说账房事好奇,就连侍郎府的西席汤先生也专门往武承安院里去了一趟。

不过这招数也不是谁家都能用,有些人家用了确实能把人吓住老实一阵,有些本就是混不吝的,听说要去衙门反而更来劲,一蹦三尺地说谁不去谁是王八,反而是说这话的不敢当真,越发被人看穿了挟制不住。

起初这东西就几页纸,是武承安主动写给孟半烟的,为的是让她嫁到侍郎府能从容些。没想到孟半烟只用了两个晚上,就把侍郎府与安宁伯府各房的关系给记牢了。

这些事都是武承安过来的时候跟孟半烟说的,冬日里两人都不怎么愿意门,待在房里要么说说话,要么一人捧一本书看,正经是‘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

“你是没见着,汤先生站在窗外面看我写哪家姑跟哪家夫人是什么关系的样

武承定也聪明,但聪明却没用在正上。几年汤先生还耐着跟他讲理,后来看着他把心思全放在如何钻营上,也慢慢不了。

之后也没让武承安闲着,本家的记清楚了就让他写旁支的,亲戚朋友关系记完了便记门客学生。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