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4. 第20节

第20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幸福生活是需要对比的,他们乌桓和鲜卑当初是被匈裹挟的,后来又主动投降,像是信那时候投降得更快更主动,所以,哪怕爵位一样,他的封地就比吴忠大,资源也更多。

而稽粥既然已经达了动员令,各个族不得不响应征召,调战士,带上成群的羊作为军粮,赶往左贤王大帐,听候吩咐。而妇孺会留来,他们会先好迁徙的准备,等着战士们带回丰厚的战利品和隶,憧憬着能度过一个富余的冬天。

这会儿,被刘昌召见的两个人恨不得在刘昌面前拍着脯发誓,自己一定为先士卒,为大王扫平所有的敌人。

了决心,稽粥便开始迅速动员起来。

原本的牲畜是辽国的战利品,如今他们就是帮着辽王放牧的,但是新生的牲畜有一半是他们的,制作来的制品,也只需要上三成作为赋税,其他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要是从军,军功跟辽军一样计算。不,他们如今也是辽军的一员了!他们是辽军属乌桓军和鲜卑军的一员,平时因为他们还要放牧,不能作为职业军人,所以没有津贴,但是战时补贴却跟辽军是一样的。

这样的习惯也沿袭到了这里,如今他们已经算是收敛很多了。

而鲜卑一族里面原本首领的名号就叫慕容,后来脆王族都以慕容为姓,这是个典型的鲜卑姓氏,在乌桓的ciji,自然被鲜卑一族弃若敝履。他们可比乌桓人贼多了,不知从哪儿听说,以前东胡人都算得上是东夷,因此是找了几个人考证鲜卑一族的来源,结果也不知那些人怎么考证的,表示东胡也是殷商后裔,是武庚叛之后北逃建立的国家,所以,鲜卑人应该也是姓。当然,这其实有碰瓷的嫌疑,他们自然也不能说自己姓,别的不说,箕准那边估计就要炸,武庚叛逃到辽东,难箕氏会不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而姑夕王和且渠王虽说也得到了封爵,但是他们可没有得到什么军职,只是赏赐了大量的财富而已。

吴忠和信如今都很庆幸当日果断投靠了刘昌,都是当狗,给刘昌当狗可比给匈当狗多了。

原本能够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连同自己的命也在对方一念之间,结果如今同样是投降,对方还不如自己,这也让乌桓和鲜卑的忠心蹭蹭蹭地往上涨!

如今草原上的牧草已经开始枯萎,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各个族这会儿已经开始准备驱赶牲畜,往祁连山、山还有他们的祖先找到的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抵挡风雪的地方迁徙,如此才不至于冻死饿死太多的牲畜。

他们还能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粮布料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生活质量直接就实现了三级

辽国王之中,原本的乌桓王和鲜卑王,如今的乌桓校尉和鲜卑校尉,他们如今都在积极汉化,直接放弃了原本的名字,找人给自己还有族人取了汉名。乌桓族那边,多半脆取了族名的谐音,以吴为姓,像是如今,乌桓校尉就叫吴忠,恨不得时刻显示自己对辽王有着一颗忠心。

而对于普通的乌桓人和鲜卑人来说,他们的日自然是更好过了。他们不需要再住在资源匮乏的山上,有了大片的草场,官府帮着他们开挖地窖,制作青储饲料,让牲畜在冬天也有足够的,不至于掉膘。而且,比起匈人那边苛刻地只肯给他们留很少的牲畜和,辽国这边对于牧民就很宽容。

刘昌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当初这两人投降的是时候,第一次见到刘昌,一个个跪伏在地上,恨不得直接来刘昌的靴

而普通的乌桓人和鲜卑人,也就是经过了短时间的劳动改造,便获得了自由。相比较来说,姑夕和且渠就苦得多,两族的战士最短的也改造了大半年,一些据说当年攻打过大汉,造成了许多血债的匈人,如今还在山里挖矿!

这也是匈那边的习俗,匈那边上等级也非常森严,他们两虽说也着一个王号,但是在匈人那里,其实跟隶没多少区别,因此,他们在匈人那里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谦卑才行。总之,谦卑未必能保住他们的命,但是,不够谦卑,肯定是要吃匈人的鞭,甚至是直接被砍掉脑袋的。

他们都得到了一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当然,封地肯定不能是原本的乌桓山和鲜卑山了,而是从别的地方给他们划分了一块封地。但是,他们依旧可以统领两族的军队,可以说,权力和财富都不缺。

因此,鲜卑人脆就再次往上追溯,表示自家也是黄帝后裔,然后又给自家找了个祖宗,说自家也是氏之后,因此,原本的鲜卑王族直接以为姓,如今的鲜卑校尉就叫信。

张辟疆在一边看着这两人浮夸的表演,搐了一


【1】【2】【3】【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