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
击
一章继续阅读!)
刘曜之与石勒连兵也,杨难敌自汉中还袭仇池,克之,执田崧,杀之。咸和九年,难敌卒,
毅立。自号左贤王
辨公。以

槃为右贤王河池公。(
辨、河池,皆见第五章第一节。)咸康元年,遣使称藩于晋。三年,毅族兄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臣于石虎,后复遣使称藩。永和三年,以为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十年,改封天
公。)
国为武都大守。(武都,见第二章第二节。)十一年,毅小弟宋
,使姑
梁式玉,(《本纪》作梁式。)因侍直手刃杀初。国率左右诛式玉及宋
。桓温表为秦州刺史、平羌校尉,而以其
安为武都大守。十二年,国从父杨俊复杀国自立。安奔苻生。俊遣使归顺。升平三年,以为平羌校尉、仇池公。四年,卒,
世立。复以其爵授之。大和三年,迁秦州刺史。以其弟统为武都大守。五年,世卒。统废其
纂自立。(纂一名德。)纂聚党杀统。遣使自陈,复以为秦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初世尝降于苻
。(
亦署为秦州刺史仇池公。)既而归顺于晋。至纂,遂与
绝。咸安元年,
遣其将苻雅、杨安与益州刺史王统率步骑七万取仇池。雅等次于鹫陕。《通鉴》作鹫峡。(《注》云:在仇池北。)纂率众五万,晋梁州刺史杨亮,遣督护郭宝,率骑千余救之,战于陕中,为雅等所败。纂收众奔还。雅
攻仇池,纂降。秦以王统为南秦州刺史。加杨安都督,镇仇池。(王统,《苻
载记》作杨统。《殿本考证》云:杨,《十六国
秋》作王,案作王者是也。《宋书·氐传》明言统为纂所杀,纂遣使诣晋自陈,其言不得无据。《苻
载记》漏叙统为纂所杀之事,其误遂不易见。
使取仇池之杨安,是否即杨国之
,本无确说。以予观之,似乎非是。
之取仇池,乃为攻梁、益开路,其后益州陷没,
乃以杨安为益州牧,镇成都,王统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苟为杨国之
,任乏恐未必如是之重也。)空百顷之地,徙其民于关中。纂后为杨安所杀。(语见《宋书·氐传》,此杨安当为杨国之
。此节以《宋书》为主,兼据《晋书·刘曜》及《苻
载记》。《晋书·本纪》:咸安二年,苻
陷仇池,执秦州刺史杨世,则必误也。)
自以功大,骄矜
纵。又通
氏,树党专权。天锡又杀之,悉诛其党。天锡专掌朝政。始改建兴四十九年,奉升平之号。(升平五年。)兴宁元年,骏妻
氏卒,玄靓以其庶母郭氏为大妃,郭氏以天锡专政,与大臣张钦等谋讨之。事
,钦等被杀。七月,天锡率众
禁门,潜害玄靓,宣言暴薨。(此从《晋书·帝纪》。《通鉴》从《晋
秋》在八月。)天锡立。荒于声
,不恤政事。安定梁景,敦煌刘肃,并以门胄,总角与天锡友昵。张邕之诛,肃、景有勋,天锡
德之。赐姓张氏,以为己
,俱参政事。人
怨惧。初苻生闻张祚见杀,玄靓幼冲,命其征东苻柳,参军阎负、梁殊使凉州,以书喻之。时张瓘新辅政,河西所在兵起,惧秦师之至,乃言于玄靓,遣使称藩。大和二年,羌敛岐自称益州刺史,(敛岐从《苻
载记》。《天锡传》作廉岐。)率略
四千家,背苻
就李俨。(略
,见第二章第二节。)天锡自往讨之。时苻
亦遣王猛等讨岐。俨遣使谢,并求救于
。
遣杨安会猛救俨。及天锡将杨遹战于枹罕东,猛不利。然卒禽敛岐。天锡归,猛又袭俨,执之而还。
遂以其将彭越为凉州刺史,镇枹罕。(参据《本纪》及《
载记》。)时
盛,每攻凉州,兵无宁岁。天锡甚惧,献书桓温,刻六年夏大举,(盖谓天锡之六年。)已而不果。咸安二年,苻
陷仇池。先是王猛获天锡将
据及甲士五千,至是,悉送所获还凉州。天锡惧,遣使谢罪称藩。大元元年,
遣苟苌、
盛、梁熙、姚苌等率骑十三万伐天锡。又遣其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率三州之众以继之。天锡拒战不利,遂降。
以梁熙为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镇姑臧。徙豪右七千余
于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