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御史中丞,见《蜀志·二牧传》。)越巂夷王定,牂牁大守朱褒亦叛。惟永昌五官掾功曹吕凯,与丞王伉闭境拒闿。诸葛亮
自征之。
史王连谏:以为不
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为留连久之。建兴三年,三月,卒自行。时李恢为庲降都督,领
州刺史,住平夷。亮由越巂,恢案
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未详。)恢给以官军粮尽,
引还,乘其怠
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云:即今南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时亮发在
,而雍闿为
定
曲所杀。亮至南,改益州为建宁,分建宁、永昌置云南,(治
栋,今云南姚安县。)建宁、牂牁置兴古。(治温,今云南罗平县。)表吕凯为云南大守,(会为叛夷所害,
祥嗣。)王伉为永昌大守。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
往扑讨,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其叟、濮耕
、战
、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案《诸葛亮传》称亮南征之功,亦曰“军资所
,国以富饶”,可见当时之用兵,固
绝后顾之忧,实亦利其赋
也。)七年,以
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大守。九年,张翼为庲降都督。持法严,不得殊俗之
心。十一年,耆帅刘胄作
。翼讨之,不克。以
忠代之,乃讨斩胄。移治味县。越嶲叟夷数反,杀大守龚禄、焦璜,是后大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安定治所未详。)除张嶷为大守。嶷诱以恩信,讨其不服。在官三年,徙还故郡。定莋、(在今四川盐源县南。)台登、(在今四川冕宁县东。)卑
(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北。)三县,旧
灵、铁及漆,夷徼久自锢
,嶷率所领夺取,署
吏焉。郡有旧
,经旄
中(旄
,汉县,在今四川汉源县南。)至成都,既平且近,绝已百余年,(更由安上,既险且远。安上,谢钟英云:当在峨边、越嶲间。)亦获开通,复古亭驿。嶷在郡十五年,至延熙十七年乃还。永昌郡夷僚不宾,以霍弋领大守,率偏军讨之,斩其豪帅,郡界宁静。弋后领建宁大守,统南郡事。蜀亡降魏,仍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使救吕兴,事已见前。案
谡攻心之论,诸葛亮七纵七禽之说,古今侈为
谈,(《三国·蜀志·
谡传注》引《襄
记》曰: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阻,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
贼,彼知官势
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
,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
,攻心为上,攻城为
;心战为上,兵战为
;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亮传注》引《汉晋
秋》曰:亮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
,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
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网纪
定,夷汉
安故耳。”
安、
定四字,最可注意,所能期望者,原不过如此也。)其实反斾未几,叛旗复举,重烦讨伐,又历多年,知志在赋取者,终非如厚往薄来之可以无猜也。邓艾
平,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言:“若至南方,外当拒敌,
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必甚,甚必速叛。”事乃已。晋既定蜀,泰始七年,建为宁州。大康三年,废宁
益,置南夷校尉以护之。《三国·蜀志·霍峻传注》引《汉晋
秋》;弋之孙彪,为晋越巂大守;《吕凯传注》引《蜀世谱》:凯
祥,为晋南夷校尉;祥
及孙,世守永昌;又《
忠传注》:
修,修弟恢,恢
义,皆为晋建宁大守;盖皆用旧人以抚之,故获相安。惠帝大安二年,复立宁州。
氐
作,声教始隔。永嘉元年,南夷校尉李毅卒,宁州遂陷。治中
孟求刺史于京都,诏以李逊为之。逊仍据州与李雄相拒。逊死,州人立其
。陶侃使尹奉代之。至成帝咸和八年,乃为李寿所陷,已见第三章第六节。咸康二年,广州刺史邓岳,遣督护王随击夜郎,(晋郡,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新昌大守陶协击兴古,并克之。加督宁州。五年,岳又伐蜀,建宁人孟彦执李寿将霍彪以降。寿遣李奕攻牂牁,大守谢恕固守,奕粮尽引还。后八岁,李氏灭,宁州还属晋朝。苻
陷益州,《载记》言西南夷邛、笮、夜郎等皆归之,盖尝致其献见,然
实未能有其地也。宋世萧惠开督益、宁,(大明八年。)《传》言其
收牂牁、越嵩,以为
地,绥讨蛮、濮,开地征租,然有志而未逮。梁世武陵王纪居蜀,史言其南开宁州、越巂,故能
其财用,已见第十三章第四节,此亦意在赋敛而已。其时徐文盛为宁州,《传》云:州在僻远,所
群蛮,不识教义,贪
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
,示以威德,夷僚
之,风俗遂改。当时自边徼举兵勤王者,实惟文盛与陈
祖二人,其人盖亦异才,惜乎未竟其用也。《齐书·州郡志》云:宁州
远土瘠,蛮夷众多,齐民甚少。诸爨氏
族,侍远擅命,故数有土反之虞。盖客籍官于宁能举其职亦少,故其后地遂为两爨所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