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双鹰旗下
  4. 63、战略

63、战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个问题,两人于僵持之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德国每年的钢铁产量为每年3300万吨,而奥匈的钢铁产量是1800万吨,其中每年大约需要一半的铁矿石,也就是说每年需要近6000万吨铁矿石才能保证国的钢铁生产。奥匈的铁矿石多半来自乌克兰和顿河共和国,分来自于非洲的奥属刚果民地,而德国的铁矿石八成来自北欧。分来自于乌克兰。

德国皇帝暂时拿雷德尔也没什么办法,总不能战争才刚开始,他就无故解除海军总司令的职务吧。

由于航空母舰的现,战列舰已经沦为了“肋”般的角,在另一个时空中,由于德国海军得不到足够的舰载机和因为限制没有建成航空母舰,所以并没有使用航母的经验,所以对于航空母舰的重要认识不足。但在这个时空,德国海军本因为拥有四艘改装的重型航母,在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航母的大优势,因为战争的需要,所以雷德尔上将希望利用四艘快要的战列舰舰来改装成航空母舰。

威廉二世批准了德国海军将照奥匈海军“罗尼亚”级航空母舰急建造六艘重型航母的建造计划,但却反对把正在建造的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于是雷德尔令船厂暂时停建战列舰来对手皇帝的命令。

德皇反对雷德尔的建议,但奥匈皇帝却在对雷德尔行声援。在李海顿看来,德国海军目前的战列舰实在有些太多了。由于战争的爆发,原来计划准备退役后拆除的“国王”级战列舰又被重新拖船坞,行现代化改装。虽然德国五艘“伐利亚”级战列舰在远东遭受重创,但得到的报是两艘被炸沉的战列舰在打捞后还能够修复,再加上五艘已经完成现代化改装的“肯森”级战列舰和快要服役的五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德国海军总共拥有19艘战列舰。

现在的问题是,德国海军想要重返亚洲,必须先迈过英国这拦路虎,于是西线的作战计划被提到了日程上来。

虽然现在的德国不差钱,但建造大而且每年保养费用昂但在海战中却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战列舰确实是一大的浪费。

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权力虽然受到议会和政府的限制,但却对国政策特别是军队拥有无以比的影响力。由于在欧战中获胜,威廉二世被视为一位德国历史的伟大皇帝。但由于天生的缺陷,他自己并不能象恺撒或拿破仑那样亲自在战场上统率大军,被其视为终憾事。这些并不妨碍他对于手军队建设的,德国海军目前正在建造的四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即是这位皇帝手海军装备之后的“杰作”。

德国海军在改装四艘“约克”级航空母舰之后,只建造了两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在战争爆发后,海军大臣兼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发现德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数量本不足以应对目前大规模海战的需要。于是雷德尔令暂停“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建造,并希望利用这四艘已经快完工的舰来改造成航空母舰。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