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国和缅甸本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钨矿砂
国,另外就是对德奥两国正在试验的火箭和
气式涡
发动机至关重要的钛金属矿藏。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铝生产达到了年产32吨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奥匈,排在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铝生产国。
但在南洋战役开始后,由于在来战场和泰国、缅甸、越南战场上的
大损失,日本的飞机生产已经远远不能弥补战场上的损失。即使背后有
国的支持,日军的航空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
现了
的趋势。这迫使日军不得不又从中国战场上
调第六航空联队来加
来战场上的空中力量,这又
一步消弱了中国派遣军的实力。
欧洲与中国的海陆联系再次被打通,德奥援华资已经能够通过仰光至腊戌的铁路和滇缅公路运送到中国国
。不过现在,中国人已经不再特别需要枪炮弹药等普通的军火,而是希望得到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等装备,当然需要更多的是各类金属加工机床和各
电
、通讯、电
方面尖端的工业技术。
而从中国输的铝、钨、钛、锑等战略金属又
一步增
了轴心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这又保证了轴心国集团在苏俄战场和
来战场上一直保持着装备上的优势。
滞轴心国的攻速度。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在滇缅通线被打通后,随着大量德奥机
被运
中国,更
一步增
了中方的工业能力。仅仅数月的时间,中国的坦克、汽车和飞机生产就
现了明显的增
,这又继续拉大了中日陆军装备之间的差距。
仅仅在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重工业生产就已经达到了象法国、意大利这样的中等发达工业国家的平,880万吨钢铁年产量和16.7万台的机床保有量更是远超意大利,甚至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日本。工业规模仅仅排在
德俄奥之后,位居世界的第五位。
虽然有足够的铝和铝合金,但中国目前受限于航空发动机的产量,每年的飞机产量大约在7000架左右,这基本上能够满足与日军的对抗需要,因为日本人每年的飞机产量也差不多如此。
随着陆军航空队逐渐接了这一带的海空防御任务,轴心国远征舰队已经能够从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所承担的防御任务中投
,把更多的
力投
到积极的
攻当中。
作为轴心国远东陆军总司令的威廉?李斯特大将和远征舰队司令的维尔莫茨?扬克尔上将对此也百思不得其解,难他们不知
如果日本海军舰队如果遭受重大损失之后,这些困守孤岛的陆军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在占领锡兰、缅甸、安达曼群岛和尼科群岛后,远征军航空兵已经有了足够的立足空间,现在就是与日军在
行着一场剧烈的消耗战。随着欧洲增援的航空兵陆续抵达,轴心国远征军渐渐取得了
来战场和中南半岛上的空中主动权。
日本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在受到打击后,不但没有收缩兵力,反而从中国战场和国又
调了大量的兵力投
到南洋和太平洋上岛屿的防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