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中方攻兵力雄厚,歼敌的机会并不好找。
“可以再等等。”梅津治郎并不想这么快就放弃满洲,而且大本营方面的意见也是要守住满洲东
、关东州和外东北一线,否则帝国陆军的颜面何在?到目前为止,除山海关一线,支那军的
攻方向都在他估计之
,支那军重兵集团从
蒙古翻越大兴安岭,突
西辽河平原,而后向东攻击关东军视为生命线的中
铁路,意图十分明显。
和谈无望,这场战争还得继续打去。
战争行到现在,日本军方
层已经没几个人还会认为日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
阁的问题是如何能够
面地结束这场战争。但中国人却
本不打算给东条政府保留一些“脸面”,提
的和谈前提是日军退
远东、满洲、朝鲜、台湾和琉球,这等于是要日本帝国放弃历年来扩张和对外侵略得到的所有“成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实际上关东军层也明白他们在远东的顽抗并没有多大意义,支那军和“德奥鬼畜”们已经在琉球登陆,并开始
攻日本本土,如果本土陷落了,那么他们
守满洲又有什么用呢?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关东军就对战争前景信心不足,制订了退守东
山地,凭借地利固守朝鲜和远东的战略。
在满洲平原地区行的是迟滞作战,为关东军主力撤往东
,依托千山、
白山和小兴安岭构筑防线争取时间。现在支那军的作战行动与先前的计划几乎一样,
津
治郎并不甘心就此撤离,而是想寻找机会,打上一场漂亮的反击作战再走。
“……据
报
门的报告,在大兴安岭南
地区发现大批支那军,总兵力超过40万。哈尔滨
报站报告说,大约有近30万支那军正沿中东铁路向东
军,驻守齐齐哈尔的满洲国防军投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150万支那军
满洲境
……”
随着关东军总参谋笠原幸雄的声音响起,作战室里的参谋们迅速将最新
况标注在沙盘上。梅津
治郎则默默的盯着沙盘,一直默不作声。
“蒋将军不愧是帝国士官学校的材生,气势非凡,一
手便是上百万大军,丝毫不给我们任何机会。”
津
治郎摇着
,“最令人奇怪的是山海关一线,支那人在这一线有近70万大军,却一直没有大动作,支那军的攻势虽猛,但其
锐的第1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却没有
现在战场上。很显然,支那人企图合围我们在山海关一线的近30万主力
队。”
西北一线,第17集团军、第18集团军、第23集团军和52集团军在辽边境地区发动
攻,第24集团军在越过科尔沁草原,沿柳河向彰武、阜新北
展开
攻。
笠原幸雄大吃一惊,不过,稍一看看沙盘上的形势,就明白梅津治郎的判断并没有错:“将军,照这个规模来看,支那军的总规模应该在三百万人以上,而且还有3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我们
本无法在平原地带阻止他们。我建议可以提前开始撤退,收缩防线,放弃平原地区,退到利于防守的东
山区。否则一旦支那军完成合围,辽西的十一个师团就危险了。”笠原幸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