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浴血抗战
  4. 第三十一章 血战罗店(二)

第三十一章 血战罗店(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不知的是,其实那并不是教育的命令……当时的况时间太而国军队又没有先的通讯装备,上峰的命令往往都要经地战士们的相传,所以教育本就来不及命令。那一切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战士们看到我们连队的掷弹兵尽然能够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于是自发上来增援的。

十几分钟后,也许是日军指挥官意识到这么打去除了增加伤亡外不会有任何的结果,于是日军这才丢了大片的死尸撤了去。

不过这也证明了十五团的战士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普通的队,至少我现在就发现了两,一个是很的学习能力,这在他们趁着战斗的间隙学习使用武的速度就可以看得来。另一个,就是他们在战斗中会有更的责任心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日军就是这样,他们在失败时总是不愿意面对事实,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们所谓的武士神使他们相信神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可以打垮一切敌人,所以他们在这大势已去的时候还是不甘失败继续着剌刀朝我军战线冲锋……

但是这个局面却没有发生,因为十五团的战士们很快也就从后面跟了上来像我们一样用掷弹筒朝日军打一排排手雷……于是战局总算是稳定了来,日军虽说还是不畏生死的朝十八军的战壕冲锋,但任他们怎么英勇也冲不破那由掷弹筒炸的弹幕。就算有人很幸运的冲破了弹幕杀了战壕……那也无非是送到十八军嘴里的菜了。

在我们的掩护十八军的战士也很快就缓过劲来,他们解决完冲战壕的日军后上就在战壕上架起了步枪朝日军打一排排的弹……掷弹筒加各式枪械的弹,这可以说是人海战术的克星,于是成片成片的日军冲了上来又成片成片的在爆炸声和枪声中倒了去。

前一如果缺乏的话也许还可以通过时间和训练来弥补,然而后一却是思想上的问题,这是时间和训练都很难办得到的。而且这一也很重要,因为有了更的责任心所以他们在没有上峰的命令时才会选择战斗而不是逃避,因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知在战场上有时需要随机应变。

小日本要来送死我们当然也不会跟他们客气了,对我们来说这只不过是浪费一些弹药而已,我们还有几十车的弹药存储在几里外的山里,可以说小日本来多少我们就杀多少。更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弹药还是来自日本人自己的!

在知这些后我不由冒冷汗,要知那时候如果十五团的兵没有这样的随机应变而是死等着命令的话,那么我和十八军的战士无疑就是死路一条。

日军的攻势也随之一缓。

曾经我也一度像别人那样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现在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起(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特别是那吴福三所带领的掷弹筒小组,那一发发手雷就像睛似的专朝日军的机枪手、掷弹筒手还有日军密集的地方飞去……日军哪里会想到国军队中还有一支装备有掷弹筒的队,所以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看着一队队扶着伤员狼狈逃窜的日军,我这才松了一气,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教育及时让队上来增援,否则我和我手的这些掷弹兵只怕就要跟十八军的战士死在一起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说就只有我们这几十名掷弹筒手前来助战的话那对战局的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毕竟十八组成防线有上千米那么,由这防线决定的日军的攻面也很宽,我们这么人所能的仅仅只是挡住一小份的日军的冲锋,如果日军再其它位置突破的话很容易就会使我军整条防线崩溃,那时就算我们打得再快再准也无力回天了。

来就不用我命令了,战士们不停地将一发发手雷朝日军狠狠地打了过去。战士们这几天对掷弹筒的训练也不是白练的,他们对掷弹筒的熟悉虽然还不能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用抛线的知识行训练无疑是一速成的方法,再加上战壕的另一边可以说到都是往前冲的小日本,随便打上一发都不会落空,于是战士们只用最快的速度将一发发手雷朝日军打去,只炸得那些日军鬼哭狼嚎惨叫连已。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