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 “羌帖”正在逐渐成为哈尔滨地区的主币。
光是发行卢布——也就是“羌帖”一项,李安生就忍耐了许久。
不过,老在华俄
胜银行上
了多年的心思,都要便宜了中国,这确实也是件杯
的事
。
直到清政府倒台前夕,华俄胜银行在中国各地设分行和代理
10几
。凭借西方列
在华特权,大量发行纸币,代收税款,向旧中国政府提供政治贷款和铁路贷款等,目前贷债款起码
达库平银上亿两,由此获得
额利息,资本增
极快。
也幸好,目前东北通的都是东北振兴币,“羌帖”受到了极大的挤压,基本上是
通的越来越少。
目前东北“羌帖”通量约在1亿卢布以上,其中仅哈尔滨就有4000万,中东铁路沿线6000万,其总额约占全俄卢布
通量的1/16以上。
开玩笑,华俄胜银行早就想清理了。
目前还能换换黄金,李安生就利用了伪钞兑换了一分沙俄国库中的黄金储备起来,可真要等一战打起来,不能兑换黄金,那就是个杯
。
唯今之计,只能行接收华俄
胜银行的资产,避免更大的危害,由东北政府
面担保,相信这家银行还是能有相当潜力。
1910年(宣统二年)华俄胜银行与另一家俄法合资的银行——北方银行合并,改称俄亚银行。
李安生行规定,华俄
胜银行的资产,法国
分只占了不到10%,其余的都是中国所有。
哈尔滨分行其实是这家银行最大的分行,钱是已经分到不少,这些同样作为了战争福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这
作品,
迎您来起
(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他亲自跟法国银行团派来的代表
涉,严厉的驳斥了当初俄法两国对于清政府的肆意欺瞒,中国投
了那么大一笔
本,却不能加
经营,给欺压的厉害。
李安生对于华俄胜银行的
行关闭,并且宣布准备改组,引起了法国的严厉斥责,连英国也来帮腔。
但当“羌帖”广泛推行后,该行就不再兑换。要是一战爆发,沙俄政府必定会宣布“羌帖”为不兑换纸币,本就无法兑换黄金,卢布贬值,坑害的都是大量储存“羌帖”的中国百姓。
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铁路运费、与俄人易以及铁路地段
的税捐缴纳,
制使用“羌帖”,于是,“羌贴”的
通量迅速增加。至1907年,“乘俄车则只收羌帖,持中国钱不能行用,反须加价以买羌帖,俄元只重五钱零,其价反
于七钱二、三华元”。
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工商业者及一般居民均以“羌帖”作为计价和支付的手段。若是“羌帖”贬值,价飞涨,商品
易呆滞,一般贫民手持“羌帖”不能使用,苦不堪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据沙俄政府颁布的《华俄胜银行条例》规定,银行有权代收中国各
税收;有权经营与地方及国库有关的业务;可以铸造中国政府许可的货币;代还中国政府所募公债利息;敷设中国境
铁
和电线等项工程。
不过,他想要彻底改组并且重新经营华俄胜银行的决心却很是
定。
说不定,由于中东铁路沿线给东北军占据,沙俄甚至不惜现在就宣布“羌帖”不能兑换黄金,这自然是李安生要防范的。
“羌帖”之所以很快独霸哈尔滨金市场,主要是华俄
胜银行哈尔滨分行采取了
欺骗狡诈的手段,
制推行“羌帖”的结果。如沙俄在1897年实行金本位,并规定“羌帖”可随时兑换金币。当时哈尔滨的华俄
胜银行声称:“卢布就是黄金”,可以随时兑换,1卢布可向该行兑换1个银卢布(
银5钱8分),满5卢布可兑换1个金卢布。
这家银行不仅为俄法赚取大笔利,而且还借助发行卢布,肆无忌惮的想要掌控东北的金
命脉。
1897年,沙俄继欧洲各国之后,也实行金本位制,由沙俄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在俄国境制通用,后来又极力惑骗东北百姓接受。
而李安生借中国当初的
本占了绝大多数,一直对华俄
胜银行实施监控,对华俄
胜银行摸了不少底,清理起来事半功倍。
北京,希望清廷政府参该银行,以便在同其它银行竞争中取得优势。清廷政府也意识到完全由外资垄断我国的铁路建设,于己不利,因此同意此要求,
资500万两白银,合756万卢布,联合组成华俄
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