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炮火1906
  4. 第三百七十六章 库张铁路处理办法

第三百七十六章 库张铁路处理办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在隐隐的试探,李安生准备怎么安排库张铁路,或者说,怎么安排中东铁路,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

如今李安生不知用什么办法培植了多改良过的牧草,居然使得所有蒙古人不用担心放牧会损害草场。

锡良对此很熟悉,他准备自己也开一家牧场,养些羊,李安生说的对,如今时代在发展,老百姓从饿肚到能吃饱,从能吃饱到吃细粮,又能隔三岔五吃些,将来一年年对于的需求将是无比大。

袁世凯等人站在青溜溜的草坡上,看着远的河边开始围一片地方来,似乎要盖什么建筑。

不仅是外蒙要治理,包括西北,都不能再这么去,连黄河也要治理,这可是大工程,不将西北拿在手里,指望那些地方的野心家们,那是极为不可靠的。

“这是准备修建的牧草培植场,像呼贝尔草原那边,每年补些草,特殊培植的牧草的很快,很密,给打跑秃了一溜,没多久就能来,年年如此,年年这草原就跟没有放牧过一般。像前这打放牧了土来的,青一块黄一块,很是难看,明年就得换地方,也幸好有了呼贝尔那边研制的新草。”

而袁世凯手中有京张铁路,那么自然能够要挟李安生,让库张的好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起(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张家曾是中俄、中蒙资贸易的重要通资集散地,是对外贸易的“旱码”,曾有“陆路商埠”之称,与“丝绸之路”相媲的古“张库大”即从这里起始。

东北军浴血奋战,李安生拼了命的大借外债,正是为了这几条铁路。

李安生的想法,是不仅要保持草场生态,保持土,还要主动治理沙漠,将中国的沙漠在数十年能够治理的都治理一,让这些沙漠尽量变为绿洲,造福国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些俄军么,在战争没有结束前,是不能被放回的。而我们也不能白养着他们,让他们去修铁路,不劳动者不得。”

这几条铁路肯定要去,到时候,又是一笔大收

袁世凯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询问李安生:“安生,那五十多万的俄军俘虏,到底应该如何解决?”

现在就要努力,可别到了后世,再来什么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荒山荒地植树造林什么。

将来到北京去任职,总要过的舒心些,别老是沙尘暴什么的,那可真受不了。

满清统治者行规定了牧民蓄养牲畜的数量,不仅是为了怕过度放牧破坏草场,也是想要让蒙古人一直如此贫穷去。

李安生这句话让很多人都笑了起来,不劳动者不得,这话新鲜。

而中央军与东北军都驻扎在张家,相当的有默契,本来就是准备要分赃一

袁世凯笑了起来,眯着:“这库张铁路,到底怎么安排?这战争还没结束,可真是没什么底啊。”

东北军俘虏的俄军数目也太大了些,简直可以说是个大麻烦。

看着草场黄一块秃一块的,任凭谁心里也不好受。

现在袁世凯盯住了库张铁路,想必是也想着要分一杯羹。

袁世凯不想应付俄国代表格维斯切夫的咄咄人,故而将这个难题又踢到了李安生这边。

“库张铁路到过年前一定要修通,如此我们就能将京畿地区通过张家直接沟通库,沟通恰克图,甚至是伊尔库兹克,整个对俄贸易就是这个过程。我看,战争一结束,只怕俄国是要拼了命的向我们购买粮等大量资的。有了这条铁路,自然要好的多。”

只要地不开垦草原为农地,蒙古人民还是有信心将畜牧业发展起来,不用逐年迁徙,这是天大的好事。

李安生还说了,牧民们空余来,可以树,政府可以补贴,发动数十万蒙古人树,修补草场,这些工作相当轻松。

故而,投资畜牧业还是大有可为,锡良终于要实现当年的愿望,自由自在的放牧,享受自然的安宁与风暴。

这几段铁路直接价值就达数亿元,李安生吃人不吐骨,铁定不会愿意将这几条铁路让回去给老,这很不现实。

有迹可查的, 京张线营运后,天津额“于一年之中骤增数百万”。从这些不难看清王朝修建这条铁路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