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4. 第1760章 不祥之物

第1760章 不祥之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真金病重,太未立,而其甘麻剌和幼铁穆耳皆对汗位虎视眈眈。甘麻剌为嫡,受到朝中汉臣们的拥趸,真金也有意立其为储。而皇后阔阔真对不喜,独铁穆耳,其笼络了一班宗王立其为储。可位权重的伯颜一直没有表态,只是表示支持大汗的决定,便引起了皇后阔阔真的不满,拉拢不成就心生杀意1

“陛,虽事有因,但此不祥,还是不宜再留了,免得贻害后人1陆秀夫劝谏

“不错,为了促成此事,朕不得不动用了一位潜伏蒙元中的一位大人,让其在朝中推波助澜,散布伯颜要权臣的谣言,又说动皇后阔阔真在真金面前不断些‘枕边风’。让真金逐渐失去了耐心,也担心故后自己的儿难以驾驭伯颜。”赵昺说了其中的密辛,却仍没有告知他们那个大人是谁,非是不信任两人,而是担心隔墙有耳,毕竟大都城依然尚在敌手,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害了方臣祐的命。

“哦,伯颜可谓是蒙元臣,不仅忠心于元廷,且治军理政当世难有人于其左右,没想到铁穆耳竟然会对其痛杀手1陆秀夫听了不免讶然,稍后又好奇地问,“彼时真金尚在,对其也是十分信任,陛又是如何到的呢?”

“嗯,朕也是此意1赵昺,随后叫来侍将珠当着众人的面砸的粉碎,然后令人将碎片放铅盒埋在一片空地里,又移过来几块石立于其上,这才作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陆相如此说让朕心里好过了许多1能得到其的理解,赵昺激地。但心中并不觉得有错,照历史上记载忽必烈还要多活近十年,有其在蒙元就能上齐心对付自己,并能够有效的调动举国之力灭杀自己的攻,毕竟蚁多咬死象,他那儿兵力本禁不住期消耗战的。

“是啊,真是夜路走多了难免遇到鬼,谁知此珠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朕的手里,险些害了自己1赵昺也是有余悸地

朕有愧先生教诲,如此行事虽然有诸多不得已,但还是有些损,有失光明正大1赵昺讪讪地

“臣以为陛如此并无不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陆秀夫摆摆手,“彼时我朝偏据琼州弹之地,尽苦心经营十年仍难改兵微将寡,财政困难的形势。只有借势才能有复兴的希望,陛能巧施妙计让忽必烈暴死,才使我朝能够重归江南,有了今时的大好局面1

“哦,臣想起那时铁穆耳尚在我朝为质,后来竟然被其逃走,回到了大都。当时臣就想其能在我朝严密看京城,又在重兵追捕跨越千里潜逃回中原,定然是有人暗中相助,现在想来也是陛的手笔吧1陆秀夫恍然

“说起来伯颜还是死于其才,他受忽必烈和真金两朝大汗信任,在朝中的威望甚至胜过老臣安童,在军中更是无人能其左右。即便是草原上的大小宗王对他也是十分敬服,胜过镇西北和辽西的诸位亲王。”赵昺叹

“想了在蒙元也有陛的人应吧,否则如何能让真金对伯颜失去信任,将其贬往西北军,又给铁穆耳创造了刺杀的机会1邓光荐了解皇帝行事缜密,而以伯颜在朝野中的威望,真金也不敢轻易动他,其中定有陛在幕后推动。

“陛所为乃是为了国家大义,不必因而心怀愧疚,时常自责。说起来也是臣等无能,无法为陛分忧1陆秀夫施礼

“嗯1赵昺并没有否认,“放人容易,难的是不着痕迹。既不能让铁穆耳觉察到是我们有意为之,还不能让我们的人发现是朕故意为之,从而在追捕中不肯尽心尽力脚。当时是颇费了番心思,好在整个过程没有现纰漏,让铁穆耳平安逃了回去。并在城调动兵力,策划了刺杀行动。”

“嘿嘿”赵昺讪笑两声,“伯颜之事与朕是有些关系,但却非朕指使人刺杀的,只是假手他人在其中了些推波助澜之事,其实是死在铁穆耳之手1

“也正是因为如此,陛骤见此珠才觉惊诧吧1陆秀夫笑

“如此而言,伯颜之死不知与陛亦有关系?”邓光荐作为帝师,自幼对皇帝向来束严格,且知陛心思活络,喜剑走偏锋,担心其走上歧途。虽然事非常,但在他看来也是有违光明正大。由此及他,想起伯颜暴死之事,便依旧黑着脸问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