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4. 第1774章 逃之夭夭

第1774章 逃之夭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明门大街左右有太史院、观象台和御史台,前方又有枢密院等机构,周边则是星罗棋布的大小十余坊和密如蛛网的胡同小径。这使得宋军攻势受阻,只能逐街逐坊争夺,陷最不愿意遇到的残酷巷战。

阔里吉思两人虽不解,却也跟随大汗来的殿外台上,只见其伫立片刻望着笼罩在战火中的城池,然后毅然收回依依不舍的神,殿向城东侧的皇后翰儿朵方向行去……

“战事如何了?”时尽午夜,外的枪炮声依然不绝于耳,铁穆耳着发胀的脑袋问

“南城三门尽皆失守,牙思古在中书省率军死守千步廊,将敌阻于皇城南门之外。但东、西两城城垣的失守,使得南军得以从两翼迂回至皇城附近,太史院和太庙已经陷落,其已先锋已至仁寿坊和明照坊一线,驸蒲察儿坐镇枢密院收拢东城残兵及衙兵与敌激战正酣,将敌阻于东红门之外。”

“几十万大军凭城据守,一日间便溃不成军,整个外城失守,退皇城又能如何?还能指望一群败军守住皇城,让他们自生自灭,与国共存亡吧!”铁穆耳冷冷地言

南城与皇城间虽然纵较短,但由于这里遍布衙署和仓廪,周边坊舍又是蒙古人聚集地,路纵横,胡同密集,宋军大队难以展开,只能在房屋间穿迂回,火炮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元军在调动军队阻击的同时,各府衙的府兵和衙兵也权力凭借各自院落据守,阻挡宋军前

,两军在城上和城展开激战,皆想将对方赶城去,控制住这赢得胜利,左右战局的命脉。

“大汗,南军已至前,皇城恐也难以守多时,还要早作打算!”不忽木叹声言。他也明白而今大势已去,大都是难以守得住了,此时大汗应该为后事安排了。

但是南城两门被攻克,城的宋军越来越多,在两夹击丽正门也告失守。他们只留分兵力牵制正面敌军,大从东西两翼展开攻,犹如一张要将皇城吞。战至黄昏时分,虽然推缓慢,可经过不间断的攻,宋军已经控制了两条大街的通要,将守军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数块……

“想要朕死,没有那么容易,朕也不会去南朝的俘虏,任其羞辱!”铁穆耳哼声,抬步向殿外走去。

“西城失陷后,守将阿鲁台率军与敌逐坊争夺,激战至天黑不敌,现在退至吉庆坊和安福坊一线,请求皇城休整补充兵力再战!”

“是啊,大都是待不去了,到离开的时候了!”铁穆耳站起

“禀大汗,经过白日激战,北城兵力折损严重,南朝不断增兵城,安西王不敌已经退至鼓楼大街。当监、都察院和大都府都督府已经陷落,其收拢残兵沿街设防与敌激战,同时恳请大汗调兵增援!”阔里吉思禀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新旧二城的繁华地区,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左右坊舍也是中、低级官员及各个衙门吏员和军将们的聚居之地,而其中又以蒙古人居多。在此危机时刻也自发的加以抵抗,袭扰侵的宋军,迟滞他们的攻速度。

这其中又以丽正门的争夺最为激烈,过门经千步廊桥就是大元行政最机构中书省,一旦失守就会危及行政运转。久战不克,宋军转而集中兵力于东侧的文明门,以火药炸毁城门攻城中,沿文明门大街向北攻。

在大都城中居住的蒙古人号称八十万人之多,城自不必言生活的是皇帝一家人,皇城则是宗王勋贵和级官员的居住地。而外城的居民也分三六九等的,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北城则各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地,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市、市、驴骡市,牲买卖集中于此。

“另南朝在攻陷东、西城后,开和义门和崇仁门,放城中百姓城躲避战火,导致城中大,百姓和商贾纷纷涌向二门城,许多夫役和签兵被裹挟其中。还请大汗开皇城四门,让残军城,使其得以息,以利再战!”

“大汗要去哪里?勿要寻短见,我们仍可忍辱负重,来日东山再起!”不忽木吓了一,施礼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