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脑袋。
“我等不了那么多年了”李靖摇:“很多故友年龄都大了,甚至于一个个远去,我也不会例外。”
大唐建立三十余年,最初跟着打天的诸多大将都如李靖一样,渐渐老去,甚至于已经故去。
李鸿儒记得去年死了一个叫杜如晦的大官。
从太那儿获知的信息,唐皇似乎因为此还痛哭不已。
这是一桩坏事。
谁也不清楚大唐是否后继有人。
但这又是一件好事。
诸多与前朝有牵涉的人一个个故去,思念前朝的人越来越少,大唐也便会越来越稳定。
如同太将继承大唐一般。
诸多人也会不断行着传承与传递。
李靖一时难以找到文法的传承人,脸上一时各嘘唏。
“您要实在没人,就去教徐大都督”李鸿儒最终没趣:“他对你很是向往,一直在模仿你。”
同是大唐军区的重要一员,又几乎是平级的军区大将。
但徐茂功确实是李靖的迷弟。
徐茂功痴迷到什么程度,李鸿儒觉得能从《脉经》上看来。
李靖是文武双全,徐茂功也想文武双全,甚至在人为的制造文武双全。
“徐茂功?他年龄可有大啊!”
李鸿儒此前推荐了苏烈,但苏烈才三十六岁。
而徐茂功此时已经四十岁,虽然只差了几年,但这让李靖的觉完全不一样。
徐茂功为并州军区的大将,能不能低
向他学习也是一桩难事。
就此时的个人战斗力而言,徐茂功很可能还胜了年老的他。
李靖只觉李鸿儒这个推荐人选不靠谱。
“军区统兵大将中擅文者稀少,徐大都督算是很靠近你的人了。”
“那他也没可能当我徒弟”李靖。
“只怕他不得呢”李鸿儒悻悻
。
“他真有如此崇拜我?”
“真的。”
“那他平常也没说啊。”
“可能他格比较
向,和您一样不喜
表达。”
他叙说了徐茂功一番,还重提及了对方创造的《脉经》。
“我偏于激
,他
过于保守,应战时……”
“那你又不给时间,只想接班人尽早学业有成,此时也找不着别人来学啊。”
李靖一阵嘟囔,随即声音又低了去。
他不满意徐茂功的地方再多,但抵不过没适合的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