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乘龙佳婿
  4. 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

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皇沉默了一,突然不服气地说:“但那些并不擅科举的人才呢?”

从一个陈献章起

他曾经认为这个小小的孩腼腆、羞涩、不善表达,可现在再定睛一看,人却如同一粒蒙尘的明珠,正被越越亮。他欣然,这才气定神闲地继续往说。

好一会儿,他终于恍然大悟,一时大声叫:“我知了,所以父皇才会这么看重老师,因为老师虽说也常常有事请葛老太师乃至于其他人帮忙,但很多事他都能独立扛过去!而且,老师的九章堂就不是特例,而是制度!”

父皇一次又一次直呼他的名字,而不是叫自己三郎,三皇当然非常警醒。然而,当听到父皇最后这话,他隐隐觉到自己好似抓住了一什么,不禁皱着小眉冥思苦想了起来。

“但这些平庸天,也有人试图振作,摆脱陈规陋矩,奈何皇朝沉疴已,自己不过中人之姿,却想要力挽狂澜,最终落得个笑话收场。为什么和你说这个,就是因为当一件事成了制度,那么,要想从其他方面推翻他,甚至加一个特例,哪怕天手,那都极其困难。”

“如果朝廷里的这些言官成了立仗,只会唯唯诺诺,那么就是万齐喑。简而言之,只要每一届考中士的举人当中,能有十分之一的真正人才,那么这样的考试就是行之有效的筛选手段。因为如今的科举至少是相对公平的,比论家世,靠举荐之类的都要公平。”

“只要九章堂能够好好运转去,日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有别于科场的人才可用!”

“没错,没错,孺可教!”

“历朝历代以来,往往是开国天英明神武,而后几十年以降,天越来越平庸,最后不是之于妇人之手……就是之于大臣之手!”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你无需质疑那些举人,因为良莠不齐才是正常,如若个个都是空前绝后的人才,你驾驭得住吗?至于他们的人品德行,那更不必苛求。虽然昔日曹孟德的唯才是举令饱受诟病,但是,科场考德行吗?不,考的只是经史,只要德行一般的人知怎么装成好人就够了。”

“郑鎔,你需得明白,那些并非科场的人才,不是没人肯用,而是他们要费更多的力才能在朝中立足,即便有人荫庇,但很多事都要靠自己。而且,特例不是制度,可一可二不可再,所以这样的人才既是零零落落来的,就很难和科场同年同乡似的抱团。”

见三皇认认真真地思量着自己的话,皇帝就淡淡地说:“就如同都察院中有一批人,他只负责挑刺,不负责解决,因为他有挑刺的能力,而没有解决的能力。但是,能够说这些人全然无用吗?确实,有些御史是如同烦人的苍蝇,但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你以为你的祖父睿宗皇帝,之前的英宗皇帝,他们不想从别的渠多收纳一些人才?举荐、寻访、征辟……他们其实用了不少人,但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没能适应朝廷这大染缸,再加上别人的排挤、疏远甚至于陷害,立足艰难,索就挂冠求去的占了绝大多数。”

“能够约束人的,从来都是律法!”

皇帝终于再次笑了。能够想到这样的问题,他自然到欣。早年叛逆的他想到这个问题时,是已经微服在民间混迹了两三年之后,是他十五岁时候的事了。而现在,他选择的太却还不到十岁,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就比如陈白沙的那个老师吴康斋,一来因为你的祖父睿宗皇帝行事激烈了一些,而等到大位更迭的时候,朕还小,太后临朝称制,却不得不在某些地方和那些大臣虚与委蛇,中间颇有曲折,所以吴康斋这名士,当然宁可躲在家乡不沾惹是非。”

自己的苦心和用意完全被儿察觉和理解,皇帝只觉得心极好,一时忍不住抚摸着三皇刚刚皱成一团的眉心,随即笑说:“而且,你的老师能够带更多的可造之才,单单一个陆三郎,就已经值回了朕对他的支持,因为他把陆绾拉。”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