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乘龙佳婿
  4. 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

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四皇对张寿“毫无所得”并不意外,随着第一的手札翻完,他故意拖着三皇落在后,边走边嘀嘀咕咕地说:“父皇昨天晚上还那么煞有介事,可看梁公公那熟练的样,这些太祖手札放在哪儿,他肯定一清二楚。既然如此,还要我们记什么?”

可人也不想想,闲得疼的东西一旦破译来,届时九章堂那牌匾中的密匣再成功面世,两相对照,人们至少也能看懂一大半吧?

话说前时太祖手札声声提到的什么论文和参考书之类的,他压没在密匣中找到啊!

于是,一直都被张寿当成熊孩一号的他哪里还顾得上此时是有正事,东张张西望望,突然冲到一个书架旁边,撅着在最底费劲地抱书,一看封,他再睛滴溜溜转四面一看,就捕捉到了昨天晚上因为灯火昏暗而没注意到的细节。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梁九城似乎没想到四皇会突然捣鬼,微微一愣后就淡淡地说:“是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总共六十五卷,四皇既然说是左起第三书,应该是第十九到二十七卷。”

四皇瞪大了睛低看去,又不可置信地翻了翻,等确定果然无误时,他不由得赶抱起书放回原位,也顾不得三皇正在用责备的目光看他,蹬蹬蹬朝梁九城追了上去。然后……然后梁公公就终于享受到了熊孩那十万个为什么的待遇。

他也没去想这么大的古今通集库,只靠六十个天地支组合的书架够不够用,直接就大声嚷嚷:“梁公公,我这里是戊卯号书架第三层左起第三书,你知那是什么书吗?”

“毕竟,这里又没存着那足以填满一座藏书楼的四库全书,主要都是宋时的珍本孤本,以及元大都之前存留来的典籍,也就是几千而已。”

这书架的角落,都刻着天地支和层数作为区分!

三皇还没来得及回答,前十几步之外的梁九城却仿佛千里耳一般,也不回地说:“四皇婢在这古今通集库里了几十年的事,从最初的打扫书架,到后来的整理藏书。这里虽说有浩若烟海的书,但每一本书的位置,都在婢的心里记着。”

张寿看着人那真正如同朝圣一般的动作,虽然看不清那第三层书架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但有一件事他很确定,那就是上绝对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浮灰。

但如果仅仅是太祖手札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即便是他这样的外人,要在这里把太祖手札找来,不是大海捞针,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张寿一边说一边顺手把熊孩给拖了过来,不等人抗辩,他就一字一句地说:“你要是真的想学,那很简单,从明天开始,你把现在算学课本里的那些公式,照字母排列全都倒背

一旁的张寿见梁九城先是不厌其烦,渐渐地有些招架不住,最终简直要落荒而逃,他这才终于不慌不忙地站了来:“梁公公,郑锳就是这样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的脾气,缠起人来很让人吃不消。”

很多已经不记得怎么拼写的词,某位太祖也没费神,直接全都用圆圈代替了,而不像在那份太祖手札里,常常用拼音来指代,就和小学生写作文似的。如果他想得没错,密匣中的东西,是太祖真正的秘密,至于古今通集库里的这些……估计大多是这些闲得疼的东西。

四皇没把来。既是因为距离这么远他用极低的声音说话,结果居然被梁九城听见,也是因为梁九城竟然号称能把这所有书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这古今通集库中其他书架也都是这一尘不染的光景,那他无话可说。

而张寿那恰如其分的迷惑和苦恼表,梁九城看在里,却不动声看四皇直接扑上去问老师看得如何,张寿则是在那苦笑摇,三皇满脸失望,他就轻轻叹了一气,随即郑重其事地把大重新收好,爬上梯摆回原位。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