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东汉末年枭雄志
  4. 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诸葛亮的未来和终结

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诸葛亮的未来和终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这个人名满天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郡守,比起你们,也就是资历的差别罢了。”

论心,世上无完人。

少顷,诸葛亮摇了摇

只要他所的确实利国利民,确实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好,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那就够了。

郭鹏忽然想起这句话。

“太上皇,仲达他普通,家里还有六个弟弟,兄司朗早年因为一些事而失去仕途取之望,全家老小全指望着他一人。

过去郭鹏不太明白,但是现在他觉得或许是因为诸葛亮觉得刘备也是一个论迹不论心的人,和他很相像。

这便是所谓的凡事论迹不论心吗?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一个人如何判断,就要看他了什么,看他所的是否在客观上给大众带去了利益,如果是,那么就不要追究他心里的所思所想。

可是孔明,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论心,他诸葛亮自己就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吗?

你的抱负,就是彻底的论迹不论心吗?

他真的圣贤如此?

你真的的到吗?

一个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资历的聪明人,到底是经过怎样的判断,才会选择一个朝不保夕的人作为效力对象呢?

当晚休息之后,第二天一早,郭鹏便与诸葛亮分别,约定在洛再见,之后带着家人们再次踏上了旅途。

孔明,你有没有想过,当时你和司懿同为一县县令,并没有什么区别,司懿并没有立什么显的功劳,怎么就得到了玠的欣赏,玠为什么要辟召司家族人他的属吏,还要为他举荐呢?”

郭鹏顺着山北大驰,走过了诸葛亮建设起来的诸多城池,一路向帝国最西边的镇西都护府而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郭鹏,又说:“据我所知,司懿与玠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某件事而迅速拉近的,而那件事与你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你想知吗?”

“孔明,这些年,我在看着你,也在看着司仲达,你们两个人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所以我远比你所想的更了解你和他。”

郭鹏呵呵的笑了来,不再多说什么。

诸葛亮的睛动了动,默然无语。

或许就是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会舍弃大的曹,舍弃稳固占有江东的孙权,而追随当时尚且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刘备吧。

追究他所思所想,追究他好事的动机,非要把他研究透彻,非要从他的动机中找到私心,以证明这是一个普通的俗人而不是什么人,这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郭鹏伸手让诸葛亮靠近自己,贴着他,低声:“一般人照你那么说就够了,他们本格局有限,但是上位者就不行了。

“太上皇,在官场,便如同在漩涡,有太多太多不得已之事,臣以为,看一个官员,应当看他是否了利国利民的事,只要他了利国利民的事,他本是如何想的,其实并不重要。”

诸葛亮看向了郭鹏,似乎有些犹豫。

他不怕曹魏大军南,轻而易举的就把他碾成碎片吗?

怕也是未必。

郭鹏明白了。

“是吗?”

反正我是不到得,孔明。

你真的可以把人的事和人本剥离开来,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吗?

就他自己而言,他没有选错人,那个人给了他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权力,让他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名传千古。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该知的他一定已经知了,无需多言。

郭鹏地凝视着诸葛亮,就在这一瞬间,他看到了诸葛亮的未来和终结。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

越是论迹不论心,就越不能对人抱有丝毫的信任和依赖,你彻底的论迹不论心,就是在彻底的剥离人,把自己当成超脱世俗的人,在上俯视着世间的一切。

他所的一切,就完全没有考虑过他自己的需求吗?

上位者看一个人,也不仅仅是要看他了什么,更要知他为什么这么,他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可能正是为了另一件可怕的事铺垫。”

郭鹏颇有些玩味的看着诸葛亮:“司,一仕就是我的故吏,他的家族与曹氏有关系,但是从未听说过与陈留郡的玠有什么集来往。

在那边,曹昂正在等着他。

这话未必就没有理。

如果他不能地,他的家族,他的六个弟弟,都将无所指望,他的压力真的很大,所以他为了家族,也必须要一些事。”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