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我们。”
郭承志低,默然无语。
大胡说完,好一阵追忆,才注意到自己
边还有其他人。
郭鹏笑呵呵的品尝了这个贵霜酒,给予了一些称赞。
“好,来一碗。”
“对不住了,我一个人自顾自的想什么呢……哈哈哈,来来来,能碰上就是缘分,我这酒啊,可是从贵霜国带来的,特别香醇,味和咱们魏国的酒很不一样,一起试试?”
说前朝军队军纪涣散,没有军队的模样,打仗不行,作恶倒是一把好手。
就像郭某人也在一路走一路写,不过他写得不是日记,他写的更像是一考察报告。
“我的孙,十五岁。”
虽然说正经人不写日记,但是郭家祖孙几个都不是正经人,也注定不能正经人,所以写
什么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郭承志对大胡所说的某个细节很
兴趣。
官员也怕,怕他们来,
城抢劫,毁坏设施,到时候军队跑了,留
一堆烂摊
让官员
理,官员们可不是
哭无泪?
以至于军队路过郡县城池的官员都恐惧他们,把给养放在城外,城门闭,城上还安排满满当当的城
差役、民兵、壮丁,持械以为威慑,如此才能让那兵灾不敢贸然
城。
聊了天南地北的地理人文,还有沿途的收费站,城池,一些让他记忆犹新的事,还有一些让他痛恨不已的违法
纪行为。
可见百姓对兵灾的恐惧和痛恨。
郭鹏看着他伸来的酒葫芦,笑着
了
。
说完,大胡喝了好几
闷酒。
兵灾这个词语郭承志知,学校里的教科书专门写过。
第二天一早,两支相向而行的队伍就此告别。
敌人要防,自己人也要防,都不知在防些什么。
郭鹏与他告别,自己也踏上了继续西行的路。
“难怪,这都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还是汉家刘皇帝
主的时候,天
多
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房被毁,田地被毁,家里人被杀被抓,一支大军过境就跟蝗虫来了一样,把庄稼吃的一
不剩,不光吃,还要抢,看上什么就抢。”
大胡满脸的不堪回首:“家里的金银细
啊,生活用
啊,还有女人,看上了就抢,我父亲就是遭了兵灾,早些时候在冀州,给
兵活活打死了。”
大胡摇了摇
:“小郎,你可别觉得那个时候的军队和现在的军队一样,那时候的军队,就是一帮穿着军装的贼匪,
的事
比贼匪还狠,也不比匈
人好到什么地方。
山匪要你命,被匈人抓了也要你命,落到官军手上也要你命,杀人放火抢劫,动辄破家灭门,绑架勒索,别说咱们这些普通商
遭了秧,大
人家也有好多躲不过去的,都遭了兵灾了。”
这些都是他在洛读书学不到的东西。
其名为《天郡国利病书》。
大胡呵呵一笑,看了看郭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父为太学提的这幅字,承志到如今算是真正的理解了。”
他打算把自己一路走来脚踏实地的所见所闻都写来,编撰成册,
给郭瑾作为他治国理政的参考。
“这位小郎是?”
“方才你说,官军杀散了匈人,还救了你们,你们怎么会觉得这是刚
狼窝又
虎
呢?自家人被自家官军救了,那不是好事?能活命了啊?”
大胡往玉门关去了,他要回家,在外行商一年多,赚的盆满钵满,正是要回家休养一阵
的时候。
在路上,郭承志不断的叹这个大胡
商人的奇妙经历,
叹哪怕只是一个普通人,走南闯北几十年也能积累那么丰富的人生履历。
他们无恶不作,过境之犬不留,百姓称之为【兵灾】,能与旱灾
灾蝗灾并列。
那个晚上,郭鹏和这个大胡客商聊了很多。
他只是听说过前汉军队军纪涣散,知兵灾的存在,但是未曾亲
见过、
会过,现在一个亲历者在他面前讲述,他多少有些
。
郭承志把自己的悟告诉了郭鹏,又把
悟写在信纸上告诉郭瑾。
他一路走一路写,把这悟以类似于日记的形式写给郭瑾,让父亲知
自己在
什么。
“那年啊,那叫一个诸侯并起天
大
,这家军队那家军队打的是不可开
,打到最后,不说他们遭殃没,反正咱们这些人算是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