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贞观大闲人
  4. 第九百五十七章 设计埋雷

第九百五十七章 设计埋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东珠把玩了一阵后,李素扬声叫来了方老五。

第一是人事变动的旨意,不同的是,旨意上将一百二十多位朝臣同时变动了,其中二十多人因涉李承乾谋反案而被拿大狱,其余的近百人则全数调离安,赴地方为官。

“……佩服得五投地。”

“…………”

人能看来,这旨意说是人事变动,其实本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朝堂清洗,而旨意上的一百多人,大多竟是曾经投靠魏王或者已明确表态支持魏王的朝臣,从二品殿侍中到七品主事,但凡与魏王有过密切集的官员,一个不漏全调离。

…………

“所以,这桩丢失稻的事要假装发生,然后又要假装被压,就是为了防备她?将来武姑娘若有针对公爷的异动,这桩事就会被公爷重新翻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太极忽然传旨意。

大家已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他这是亲手为李治将来的登基扫清障碍,由此看来,李治的太之位已经无比稳当了,再联想到安朝野最近的传闻,李世民越来越不行,太医束手无策,而且从东征归来后,李世民并未召集过大朝会,迹象表明,这位一生充满传奇彩的天可汗陛,他的生命已了倒计时。

“五叔,前些日我让你派人跟踪那只倭国猢狲的举动,这两天他在安城了什么?”

“为了这两颗玩意儿,我耗,嘴都麻了,怎么总有一吃了亏的觉?”李素喃喃自语。

李素摇:“我怎么知?或许他喜朋友吧。”

李素赞:“五叔受了我的熏陶,越来越聪明了……”

第二旨意也颇

然是我,我说的是第二红的人,她是一位女,无官无职,却有吞吐日月之志,经纬天之能,太殿对她的话尤为重视,可谓言听计从,僧君为何不求求她呢?”

昭皱起了眉,神一阵恍惚。

时日无多,只争朝夕,大唐的朝堂不能,为了归拢朝臣之心,震慑那些不安分的臣,同时最大限度地将曾经李承乾和李泰两位皇对朝堂的影响力减到最低,方便李治将来登基后朝臣对新君的效忠和归心,这旨意只能由李世民来,而且只能选择在这个时候,早一或晚一,都达不到效果。

旨意,颁行天安臣民震惊哗然。

方老五疑惑:“公爷是要针对那位武姑娘么?”

如此一来,李世民略显仓促的人事调动旨意的用意,大家便都能理解了。

李素叹了气,:“未雨绸缪罢了,先埋这颗雷吧,她若老实安分便罢,若她有谋我之心,我便不客气了。”

昭迟疑半晌,吃吃地:“求这位武姑娘……有用吗?”

忽然一寒,李素接着:“完这些事后,五叔带几个人将那个倭国和尚除掉,一定要制造意外而亡的假象。这人没安好心,留着终究是个祸害,而且他死以后,丢失稻之案就变成了死无对证,对咱们更有利,可谓一石二鸟,五叔你佩服我不?”

…………

方老五嘿嘿:“还有,这只猢狲忙着拜访安城的权贵,别的遣唐使也没闲着,有几个人趁夜溜昌平寺,骑跑到城郊农学外转悠,常常转悠到快天亮又回去,不知他们想什么……”

“有没有用,试试便知,倭国向我大唐求取稻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外请求,你在武姑娘面前多说几句好话,说不定她便答应了……”李素笑得很神秘。

又一次送走了昭,李素从怀里掏那两颗东珠,摇慨。

方老五笑:“这只猢狲倒是勤快,从早上跑到天黑,大多是登门拜访朝堂的权贵,包括孙府,房府,孔府等等,每天便只见他从这家跑到那家,咱们的弟兄都快跟断了,他还乐此不疲,公爷,这家伙明明是个和尚,他到底想啥呀?”

李素目光闪动,沉半晌,缓缓:“这个昭回安城后必然会去接的武氏,五叔你派人盯着他,只要他和武氏有了接,你便亲自去一趟农学,找李义府,让他假装丢失了改良稻,然后上将农学的舆论压,假装无事发生……”

“我也是。”

安朝臣震惊过后,顿时平静来。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