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贞观大闲人
  4. 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

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绩犹豫了一,然后压低了声音,:“今日陛召见你,想必还说了关于门阀士族的……”

李绩:“说说章程吧,你打算如何发展民政民生?”

翻过史书这一页,余韵仍在世间萦绕。

李素沉半晌,缓缓:“大唐从立国到如今已近三十年,而大唐的对外征战,也足足维持了三十年,咱们固然打了广袤无垠的疆土,可也消耗了国力和青壮的命,舅父大人,大唐该止戈息武,休养生息了,我认为新政的主要方向便是民政民生……”

门拉开了一条隙,一名年轻的宦官走来,带着哭腔:“陛崩逝——”

一位伟大的帝王,用一豪迈的方式向人间别,大笑离场。

英雄终化尘土,世上再无天可汗。

“是。”

李素了然,缓缓:“此为大唐社稷心腹之患,只有削除这个大患,大唐方可轻装前行,不过要想完全削除门阀士族,恐怕很难,至少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千年门阀固,不是一人或一朝能轻易削掉的,我能的只有慢慢降低门阀对民间士和百姓的影响,大开科举,给寒门弟一线光明的同时,也要收缩门阀士族朝为官的通,往说,他们的势力,他们占据的土地,还有他们家族对百姓的影响等等……这些事太复杂,太棘手,我想,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李素也跪伏于地,泪望着闭的门,哀痛之油然而生。

望着李绩笑了笑,李素:“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以后这些年恐怕没什么机会领兵征战了,平白少了许多军功,还望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莫怪罪。”

李绩颔首,赞许地看了他一:“正所言有理,关于民政民生,你比老夫这些杀才更懂,那么对外呢?要知‘忘战必危’,这二十年里不可能完全不对外征战吧?大唐王师久不显威,外面那些魑魅魍魉又要了。”

舅甥二人正说着话,太极忽然钟声大作,一又一,敲击声慌急促,悠悠回夜的安城

能够善始善终的,只有你们这一代了,正,陛和新君都对你寄予厚望,你是未来的宰相之才,苍生社稷的重担,你要扛起来,莫再像从前那般懒散浑噩了。”

李世民驾崩当夜,当钟声传遍安城时,城家家亮了灯,全城臣民皆面朝太极而拜,伏地痛哭失声。

李绩知他秉,无奈地摇一叹:“明明一的本事,却有一副懒散的,老天真是瞎了……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那时必然有新政颁行,将来殿要倚靠你治理天,你打算如何上疏陈列新政?”

“然后就是兴修利,鼓励农桑,扶持商贾,减免民间赋税和徭役,还有就是鼓励民间生育,地方官府加大生育奖励的力度,总之,十年我们争取到全民温饱,二十年到藏富于民,有了这二十年,那时的大唐或许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之为‘盛世’。”

李素笑:“对那些魑魅魍魉,还是需要偶尔扇他们一掌的,但是战事规模不宜过大,除非对方主动发起大规模的侵,以后大唐若遇事,当以外途径解决为主,外无法解决便征打一,达到立威的目的便可,这二十年是咱们积攒底气的关键时期,不可轻易动武而再次消耗国本,舅父大人觉得呢?”

…………

…………

李绩叹:“老夫这些人虽说是沙场老将,一生功名只从上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别以为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战场上看着关中弟前赴后继战死,你以为我们不心痛么?接来若能让民们休养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李素行礼:“多谢舅父大人谅。”

李素:“首先是垦荒,大唐国土不小,适宜耕的农田更多,可惜很多都是未开垦的荒地,接来这些年,各地官府行政的主要方向便是垦荒,既然征战暂止,不妨以徭代战,各地发动青壮开垦荒地,官府给予奖励。其次是推行真腊良稻,首先从京畿之地附近推行,一两年初见成效后,不用官府颁布政令,百姓们自然会蜂拥而上,争相耕新稻……”

国丧之始,安城

门外,朝臣的哭声愈发激烈起来。

门前伫立的朝臣们一愣,接着一惊,还未反应,里已传一片大哭声,朝臣们顿时明白了什么,脸惨然地面朝门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李素苦笑:“我尽力不那么懒,但是也别指望我太勤奋,我只为家人和自己活着,家人和自己活好了,再兼顾天事。”

李绩:“甚好,看来老夫和那些杀才们从今以后可在安颐养天年了,大唐新朝的方向,便靠正掌握,记住勿负天民,勿负陛圣恩。”

李绩赞:“年纪轻轻,却已看得比老夫还远,大唐新君有你辅佐,老夫不担心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