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贞观大闲人
  4.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曾经的未尽之言吧。”

李素急忙:“愿洗耳恭听。”

常涂沉片刻,:“当年陛还是秦王时,我便贴侍候陛,这些年追随陛,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也见过形形的人,常某不得不说一句,李县公足是我今生仅见的俊杰人,你的才智,你的功绩,你说过的惊人之语,过的惊人之事,常某无不由衷钦佩,难怪陛对你如此重,凭心而论,世上有李县公这般人,大唐之万幸也。”

李素苦涩一笑:“此时此地,常公公就不必说这些捧的话了吧。”

常涂笑:“并非捧,实是发自真心,你并不知多么重你,私里常在我面前说起你,言中亦多般褒扬推崇,无数次惋惜叹上天无,为何没有一个类若正之皇……”

说着常涂叹:“不过,李县公才智超凡,若无世之俗慧,恐亦难久,这也是常某的一句谏言。这些年朝臣们来来去去,飞黄腾达者,锒铛狱者,甚至满门皆斩者,常某都见得多了,难免有些慨。朝堂里官,凭的不是事,而是人,若事皆有建树者,飞黄腾达自不在话,李县公虽然官多年,可一直与朝廷和陛若即若离,说是人隐士之,却也难免令陛不悦,自古君上无德,士乃隐。但陛常言己过,言称纵算不得圣君,至少不算昏君,李县公这般疏离于朝堂君上,明君知你淡泊,不纷争,若是换个心量狭窄的君王,焉知怎生看你?”

常涂笑着看了一旁边言又止的李治,抬了抬手,止住李治的话,望向李素:“李县公年纪轻轻便为大唐立过如此多的功绩,令天人敬仰不已,但常某最佩服的却是李县公的世之,如此年轻便知‘盛极必衰’的理,几番推脱升迁,以懒散之状示人以无害,用以自保避祸,更妙的是,满堂君臣皆看了你的用心,可是因为你的年龄而不与你计较,往往一笑而恕,这是李县公用心最妙的一着棋,勉也算是谋吧……”

李素老脸一红,这……算不算当面打脸?

常涂笑完又叹了气,:“只是,李县公,往后呢?当你年纪渐,懒散慵惫这一招你能用到老么?要么,索辞去所有官爵,安安心心当你的富家翁,要么,改一改世之,竭尽全力辅佐君上,君臣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留名青史千年的功业,不想官却心忧天,自保避祸又忍不住木秀于林,李县公不觉得太矫了么?到来两面不讨好,未来史官为你立个列传都不知如何定义你,一生都无法有个圆满无憾的结果,这样的一生,李县公觉得有意义么?”

常涂叹:“陛临终前托了你许多事,李县公肩上的担不轻,未来大唐数十年里,唯见足一人独领风,可是,你难便打算就这样遮遮拦拦的当官事么?我本是局外人,本不该说这些话的,只是临别之前,我实在不忍陛所托非人,不得不说几句逆耳直言,还请李县公三思。”

看了看天,常涂神闪过一抹壮烈悲怆之,哈哈笑了几声,哂然拂了拂衣袍,:“时辰已至,我该去陪陛和皇后了,诸位,别矣!”

说完不待李治等人声,常涂毅然转,走漆黑的陵墓中。

李治神悲戚,默立良久,最后终于嘶哑着声音:“吩咐禁卫落石门吧。生死之誓,我只能成全。”

机括声喀嚓作响,数万斤的隔世门缓缓落,最后咚的一声沉闷响声,石门彻底隔断了,也将常涂隔绝在陵墓之

李治和李素仍静立于陵墓外,半晌,李素忽然面朝石门揖到地,大声:“常公所言,李正记住了,你我来世论,我欠你一壶忘年酒,来世记得向我讨要。”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