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科举出仕(士)
  4. 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

科举出仕(士) 第124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堂之上,大多都是科举仕的文臣——武将向来是袖手看闹,若是争论起来,或引经据典,或借圣人之言,怕是能话不重句地争个三天三夜都没完!

所以在争论过一之后,上首的贞文帝就叫了停。“海陆商路之事,关系甚大,一时也议不个结果来。诸位卿好好地去过一个年,明年开年后再议。”

既然皇帝这样说了,朝臣也只得跪安恭送,“恭送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年末盘公务,勾起了黎池的‘盘‘之,于是就将自家的家产也盘了一遍。

徐素的嫁妆铺和小田庄,是她的己私产,不算在,只算黎池挣的家产。

首先是房产,一座皇帝御赐的普通三宅院,一家人加上十个丫鬟小厮,住着也还宽敞。

再就是田产,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好有人想转手田庄,黎池就用皇帝赏赐的瀚海赠礼那一万两白银,接手了这个在京城东北方的怀柔县里,面积达八百亩的田庄。

再就是家中存款,清来之后,还有一万一千多两银。这些存款主要是前年冬天,卖羊六件赚来的,用了一些之后还剩这么多。

当然,若只往外用却没有项,定然是不会还剩这么多的。不说其他,就是这两年徐素和女儿安安的医药钱,都不止用四五千两。

而之所以还能存来这么多,是因为黎池与王家合办的泥作坊,已经有了项。

去年半年,王家开始建造作坊,并生产售卖泥,年底分成的时候,黎池分到了一千两。

可是到今年年底,与王家对了账之后,黎池得销售额的四成,总共拿到了八千零一百两银

去年的时候,王家一次在北方建了十个泥作坊,打算等发展好之后再慢慢扩张。这样算来,一家泥作坊一个月的销售额约在一百五十多两,黎池拿四成也即是六十多两,一年就是七八百两。十个作坊,一年也就是八千两左右。

即使王家不再扩张泥作坊,黎池每年也能账八千两左右,维持家中费足够了,或许每年还能存一些,积少成多要不了几年就又能买一个田庄了。

值得提一句的是,黎池在试验泥时,是与赵俭约定的在试验成功之后,利二八分成。

不过在将方献给皇帝,或者说开设京城泥局时,这个约定就已经作废了,赵俭主动提不再拿两成的利。因此与王家合办的泥作坊的利,并没有赵俭的份。

了一番家产之后,黎池终于觉得安心些了,短时间不用为银钱心了。

不过黎池在陪女儿安安玩耍时,忽然想到,是不是要开始给女儿存嫁妆了?

既然想到这里了,黎池立即就了决定:从明年开始,每年给女儿存一千两的添妆银。等女儿嫁时,凑个整就有两万两的添妆银了,再加上陪嫁的嫁妆,应该能过得富足?

……

黎池早已承诺过二伯黎林,今年让黎海回黎村过年,虽然黎海其实不太想回去,不过还是将他劝回去了。

黎海既然回去黎村过年,黎池捎给老家的节礼,他顺便就帮忙带了回去,倒是少了一宗事。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