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在心里思量了一
事的分寸,就领命离开了。
官方修史时,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一方面也是瞧不起那些所谓的“自立朝廷”,所以提及之前那二十多年的历史时,还是会取用末帝“太极”这个年号。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题外话,去年是太极二十九年,也是新皇主京城的元年。
因为此时已经有“上班”的说法, 所以“加班”变得很容易理解。
坪县离着京城不远,坐车也就一日的路程。
太极十四年,京城发生地动时,东西两城还好,因为住着官大族,他们的房屋都用几百年的栋梁作为支撑,地基也打得好,墙
更砌得结实,哪怕有倒霉鬼被屋
里的摆设砸伤的,真正重伤及死亡人数却寥寥无几。但南北两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北城,那会儿北城中住着京城里最多的穷人,几乎所有房
都存在严重违建现象。
太极十四年,京城及周边发生地动。哦,太极就是前朝末帝的年号,名字取得这么大,结果吏治一塌糊涂。
之后,他们在吉祥街街尾租赁了房屋,开了豆腐坊。像他们这样虽然是“卖”豆腐的,但豆腐都由自家生产,规模不大,在籍上就依然是“农”,并没有被改成商
。
恰那时,北城还在地动当日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
其实他刚被分到太夫人手里时, 家里人还担忧过, 生怕在太夫人手里受委屈。谁能想到才两个月, 他就彻底喜上了太夫人这位“上司”。一个呢,太夫人不会安排那
人所难的任务,不会大冬天的忽然想吃鲜桃, 也不会瞧着某人不顺
叫他们去害人;二呢, 太夫人给的待遇非常好,如果某个任务特别耗功夫,竟然还有加班费。
不如先放放。
那儿多山。
灾难发生时,宋书生还不到两岁(周岁就是才几个月大),他舅舅舅母又见死人了,再不敢留在京城。几个月后,在冬天来临之前,他们带孩
辗转去了坪县。
知他们在坪县住了十几年,
小小特意去了一趟坪县,很有技巧地找当地人打探了消息,还一连找了好几个人,基本可以确定宋书生一家并没有被换人。
只四天, 小小就来汇报了。
其实前朝末年那会儿的年号混
的,因为当时各地群雄并起,自立为王的不在少数,有一些就像模像样地
了朝廷、改了年号。老百姓们大多懵懂。可能某地的百姓会说那年不是太平元年吗,京城的百姓就说,明明是太极十四年。
坪县不大,全镇总人还不到五百
。当地对宋书生的评价
据他的调查,宋书生和他舅舅舅母本来就是京城人, 曾住北城某条胡同里。
好不容易活来的百姓,要么就
天待着,要么只能去投奔亲戚。
后来统计数据时,只略统计,当时死亡的百姓竟有两万人之多,有因地震而死的,也有因火灾而死的,伤者更是不计其数。那场大火延续了整整三天才被天降之雨熄灭。因为房屋大面积坍塌、烧毁,北城在很
一段时间里不能住人。
太极二十三年后,三五不时就有势力打上京城。坪县的百姓特别会躲。不来的什么兵,只要兵来了,他们就往山里逃。兵走了,他们就
山继续生活。这么躲来躲去,坪县竟然在战
年间保住了大
分的人
。宋书生一家也顺顺当当活
来了。
“加班”这个说法也是从太夫人那里听来的。
等到新皇主京城后,差不多是在去年的八月,宋书生一家重新搬回了京城。因为当时新皇正在统计京城的人
,他们三个人还拿着旧
籍去衙门里换了新的。
而山里地势复杂,没有本地人带路,十有八九会迷失在山里。
然后又有消息说,地动确实是天灾,火却是人祸,和朝中某位大人
有关,他早就想要清退北城人
,好圈
一块地来给自己造园
。愤怒的百姓们差
哗变。朝廷竟然没有派人来安抚百姓,而是直接派
了军队镇压,当时又打死了不少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