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4.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46节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46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詹权连忙说:“自是可以!”

既然不敢说实话,那就只能默认都是为了给天万民谋福祉而读书。

万商:“京城中如今的这些官,好多都是皇上打天那时,就已经跟在皇上左右的。换句话说,这些官大多是世里挣来,既见过民间疾苦也吃过苦了。他们这就相当于是已经拥有担任地方官的经验了。但日后科举来的那些新官员,他们当官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吗?还是为了给天万民谋福祉?”

这不就上了万商的路了吗?

万商打断了詹权上要冒来的“拍须溜”之言,虽然詹权不觉得那是拍须溜,他说的全是真心话。万商说:“我认为的好官,他应该是亲民的。他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去为百姓想问题。他能走到田间去,看看地里的收成。能走到百姓家里去,问问今年的年景。而不是像一个菩萨似的,坐在庙宇之上,本看不到民间疾苦。”

万商话锋一转:“所以我觉得一个官员如果没当过地方官,就没资格爬上位,什么一的尚书啊,什么大理寺的寺卿啊,更不要说什么丞相首辅,他都没资格。”

在君君臣臣父父的社会大框架,一个官员的最野心就是成为宰相或阁首辅吧?越是有能力的人,他们越觉得自己能爬到权力之巅去。这时候忽然给他们一个限制,说不达到这个标准,你连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会什么选择呢?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詹权。觉得母亲说得很对。

母亲竟然想要空手白狼!

,却说:“母亲的意思是让县里去办县学,把乡野中的人才尽可能地笼络住?想法确实是好,但这个在财政上会是一笔很大的支……”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这是唐朝张九龄提的。意思就是没有在地方上任过职,就没有担任中央官员的资格。你连在中央当官的资格都没有,更不可能当上丞相了。

万商笑:“我虽是一介妇孺,说不该对着朝堂大事指手画脚。但我毕竟是从世里走来的,看得多了,至少我心里对于好官有一个标准,这是可以说的吧?”

詹权:“……”

这话说得实在刁钻。

她另有一招。

要是民生一塌糊涂,只搞了文教,差评;要是民生搞好了,但文教不彩,还是好评;要是民生搞得不好不坏,本来算中评,但文教搞得很好,那酌改成好评。

万商打算巩固“乡野妇人”的人设,就拿了家事来类比:“好比说新媳妇嫁来,我难会立刻放手让她家?肯定不会啊,得让她把自己院好,见果然得好,再把绣房、厨房等重要地方慢慢安排给他,见果然还是得好,再彻底放权给她。”

詹权嘴角,对着万商叹为观止。母亲要是去当官,官声一定毁誉参半。

“这才是我护新

詹权觉得母亲话中有许多未尽之言,他就认真地往听。

因为考评如何关系到官员能不能晋升,那么为了拿到附加分,说不定就会有一些县令自掏腰包去搞县学,或者想办法发动当地乡绅捐款……朝廷基本不用钱了。

万商说:“既然想要为万民谋福祉,那就更应该先去当地方官,当亲民之官。”

随便你去路边在大广众之问一个读书人,你为什么而读书。哪怕他就是为了功名利禄,他敢在人前说这个话吗?再去问世家,世家就更要脸了,他们敢说吗?

万商:“如果一个县的文教况和县令考评挂钩呢?当然,于公平起见,县令的政绩主要还是看当地民生,人增加如何,税收如何等。但文教能算附加分。”

万商轻咳一声。想要彻底掀了世家的桌,她的杀手锏其实还不是搞基础教育。

迎上詹权复杂无比的神,万商嘿嘿一笑:“小意思小意思啦!”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