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藏字的原理。
木严抄的信里藏着一串密码,但这个密码需要拿到正确的密码本才能解来,如果没有密码本,最后就只能得到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那么密码本在哪里呢?
密码本就是宋书生重抄的那个。
宋书生重抄时,照此时的行文习惯是竖着抄的,每一列字数不等,简直要
死
迫症。某列只有三个字,就换列了。但某列一连写了二十多个字都不见换列的。
万商看了两,倒是琢磨
换列的规律来了。
看似没什么规律,其实规律非常明显。
史官在信里说惟愿辈
化成风、化成雨。
宋书生重抄时,一旦写到“风”、“雨”及以它们为首的字,就另起一列,把这个字写到新列的最上端。这就符合“
辈
”的说法了,
辈
是新生,自然新起一列。
这样重新排列后,宋书生的抄写版就成为了密码本,把从木严抄本中拿到的数字密码去,将第几行第几个字挑
来转化谐音,就显
了史官想要传递的真相。
而万商能轻易看规律,是因为宋书生已经重新抄录过了。如果她只拿到最原始的那封信,她哪里能想到“
辈
化成风、化成雨”竟然会是一句大有
意的话呢?
不过,如果事先已经知这份信里藏着暗语,再带着这
心思去读信,那还是能找到规律的。所以申屠家透过陈家,从木家拿走信后,肯定已经顺利完成了解密。
问题宋书生是第一次看到这信!他之前不知信里有问题!
结果他成功解密了。
只从这一件事上,万商就领略到了智商的碾压。她有些佩服宋书生。但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大了。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应该也不乏野心,为什么不去考科举呢?
他耗在安信侯府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信里的隐秘是他发现的,他完全可以瞒来,什么都不和詹家兄弟说。
他偏偏说了!这么一个大便宜,轻易就送给了安信侯府。
可便宜从来都不是好占的。尤其是聪明人的便宜,万商绝对不会占。
万商又看了一信。前朝史官在写
这封信时,只怕怀着莫大的哀痛。他肯定在心里构思了很久。他知
一旦写直白了,信件被查抄,真相就会随着他的死亡被永远埋葬。而记录真相是一位史官的基本素养。即便只是七品小官,也当尽忠职守啊。
万商忍不住为那史官叹了一气。
她在心里说:“如果你泉有知……我可以向你保证,到了合适的节
,我肯定会把这份信公开。如果世家最终被灭,你必能在历史上留名。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