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4.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86节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86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秋生决定……用赞扬安信侯太夫人的方式去告这个状。他先回答了苟太监的问题,然后说:“之所以想到要叫百姓都尝一尝这个汤,是因安信侯府的太夫人……”

一方面确实是为女儿好,等女儿到能读书的年纪,表妹肯定已经嫁安信侯府了,有表妹看顾着,女儿绝无可能受委屈;另一方面把女送去安信侯府学,是为了把江家从他们的姻亲中彻底撇去,他们张家只和侯府联系密,就可以了。

如果提到别人,皇上或许不想知这些家里短的事。但因为提到的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皇上(和苟太监)果然好奇起来:“哦,怎么又和安信侯府扯上关系了?”

才把梳理得差不多,没想到礼这边又问题了。皇上心里倒是清楚, 之前为世家所控,其背后主要是申屠和司;如今这个礼,背后却主要是北堂。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是一个告状的机会,是一个诉苦的机会,是一个虽然还不知江大人在什么但在皇帝面前和江大人撇清系的机会。

但机会很快就来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看重的先生定然是个好先生,以咱们的人脉路,想请来那样一位好先生,且不容易呢。若妞妞能认真地学东西,日后总有她的好。”

哪怕皇上称孤寡,无需他人的肯定和喜,但听了这话会不会心舒畅?

张秋生在皇上边当值时,往往安静得如同一个影一样,同时还非常警戒。

当苟太监忽然提到他的名字时,他一瞬间有了反应。

关键是皇上的桌上还压着两封密折。

仔细想来,皇上是不是同样是节义之后、烈士遗孤?

他会!

得了皇上的准许后,张秋生才站来说话。

张秋生明面上好似只说了江大人不关心女儿,其实这一状告得太狠了!

能从外拎着给皇上吃的,苟太监应是第一人。除了他,别人再不敢这么。苟太监:“喏,这就是常胜汤,闻着还是熟悉的味……张侍卫,听说这汤是你爷爷亲自调教来的厨熬的,他老人家现在可好?一日能用多少饭?”

张秋生便说起了表妹上的言,不说这是江大人推动的,只站在张家的立场上抱怨江大人作为父亲竟然没有给女儿,再说心里的担忧,唯恐表妹会被安信侯府嫌弃,最后话锋一转开始大赞万商:“……太夫人却说,不江家门风如何,因为表妹自小是由我祖父祖母教养大的,太夫人只当表妹是我们张家的姑娘。太夫人还说,一个人但凡有些良心,就不会质疑节义之后、烈士遗孤,她一直很喜表妹。”

他是!

第112章

另一封密折则和宝济寺有关。

江家始终是个隐患。如何排除隐患,这是一个难题。

张家是好的,安信侯府是极好的,那谁是坏的?

其中一封就和礼有关,密折中说某一些礼官员和世家往过密。

万商和姜小霜见面时, 两人聊到过菩萨的“再次显灵”, 因为香炉被动手脚就抛弃了信徒。但她们并不知,除了这条广为传的消息之外, 还有一条非常隐秘的消息只在少数人中传。

皇上近来确实对礼的某一些官员很有意见。

但又不能真的告状、真的诉苦,那会坏了皇上此时的好心

那消息称, 宝济寺的恩明和尚曾给过那位病

但听了张秋生的告状,皇上顿时就对此人坏了印象。皇上不免会产生一想法——你自己的家事都一塌糊涂,能明大义、通达理的安信侯太夫人说“我不江家的门风如何”这样的话, 可见你家门风已经相当败坏了, 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连家事都理不好, 难怪礼成日给朕上一些七八糟、匪夷所思的折

他本来并没有注意到江姑娘的父亲, 只因此人近来非常低调。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