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穿成知青去种地
  4.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65节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65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了正月十五,年已经算是过去了,本来就淡的年味,现在是化得一迹象都没有了。

如果施的时机把握得比较好,施一次增产个一百多斤,不是问题。

这两位老知青是刚探完亲回来的,姜棉准备饭的时候,其中一个回去拿来一小包东西,递给姜棉。

翻地哪有不重活的,又不是她这个指明被要求去当厨师的人。

完了又:“不你有没有先定金,只要把名字记上了,有的话都会有,没有的就都没有。”

姜棉看了一庄清梵,“庄清梵,你的怎么样?要不你就别去了。”

刚好碰上姜棉,一脸惊恐地对她说:“她…她居然在宿舍里煮虾米粥!”

不过现在是以稀为贵。

当然,这些都是暗自自梦而已。

想想就心痛。

又要为耕开始准备工作了。

现在五那后院里的,都是他们辛辛苦苦养来的,为了几斤化,就要舍去。

目前的况,一季稻最多也就施两次化,但现实是能施一次就很不错了。

李国:“一只母差不多兑一斤半左右的化吧。你们要换化?”

一个母换一斤半化,就算三斤化施一亩地。两只母就够了。

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吃习惯海产品的人来说,这两样东西都是腥的。

只要牵扯到自己的粮,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算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国:“换吧。换了你也不亏。”

在整理自己的自留地之前,姜棉想起来唐建设和王军的那块自留地。

品站的收购标准,一只母三斤重。

第二天,姜棉还是抓了三只刚好超过三斤重的小母,去换了四斤多的化回来。

要是能把空间里的化来摆地摊,那该多好。

她也好久没吃了。

“这是我这次回去的时候,有位外地过来探亲的亲戚给的,说是他们海边的特产。我试着过一次,味太腥了。我听唐建设他们说你比较会菜,就想拿给你看看能不能。可以的话,就了给大家吃了吧。我就不糟蹋东西了。”

姜棉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她的了。

不过这个算法是其他人的,放在姜棉这里,她觉得自己亏大了。

姜棉心里“突”了一

相当于六斤一亩田,一斤一块钱。

好东西啊。

谢东和“呵”了一声,“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件事,他们准备明天动工。我刚才从那边过来,刚好碰到王军,他说的。”

她空间里囤的一般的化,最贵的也就三五块钱一斤,当时她买的走地是二三十块钱一斤啊,是化的好多倍啊。

除了他们四个,住在唐建设旁边的那两位老知青也过来帮忙。

以至于当她算来她打算囤的总量所要的金额之后,就亲自圈地养了。

姜棉疑惑地看着他。

她记得以前还住在公司宿舍的时候,有位从小没见过海的同事,周日去逛街,中午回来,正好碰上有位同事在煮粥,她一宿舍门,就叫着跑来。

姜棉开小包一看,瑶和虾米。

不过算了,要去就去吧。个人的只有自己知,作为朋友,言提个醒就足够了。

目前国家自产的化还不够供应全国的农业需求。

不过她的脸上倒是什么都不显。继而换了话题,“李队,现在母换化,是多少兑多少?”

正好谢东和走了过来,姜棉就抓住他,“唐建设他们的地还没有开始翻吧?我们当初可是答应给他们帮忙的。”

一亩地施一次化就是六块钱。

是自己被前世的习惯影响了。

定金了,先记着吧。等猪抓回来的时候再给。”

她回来这几天都没来得及问。

姜棉:“要换啊,我看我们现在就那么一儿自留地,要养那么多人呢,再加上养猪,不换,要是减产了,我拿什么养啊?”

庄清梵:“还是一起去吧。就我一个人不去,太显了。而且这次没有伤到骨,已经没有问题了。最多到时候,不重活。”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四个人扛着工就去给姜棉的两位老乡帮忙了。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