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回到民国当导演
  4. 第12节

第1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全都是卖了满座,票房极为火爆,因为乐戏园座位不是特别多,供不应求,大有接着开演的架势。

那人家被骂也不乐意了,于是常有演员粉丝和书妄言对骂。

书妄言缓缓斜

书妄言一无所知,他回看过去,就见到票房外站着个外披行,里穿着崭新墨绿棉袍的青年。这么棉衣戏服,还能看形清瘦,五官又致,很是打

书妄言:“……不要提这些扫兴的事!”

三日后。

和他同行的正是周斯音,但周斯音一副走神的样,压没在听他叨叨。

新剧就是效仿西洋戏剧而来的话剧了,旧剧则是国剧,戏曲。有这新旧的名,大家一时好像也有也不知怎么有力反驳对方,尤其自诩开明人士者。

.

到这天,《灵官庙》已经连演七天了,在这会儿的京城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毕竟不像沪上,新戏能演多日。

这次也不例外,书妄言哈哈大笑:“正是,本不想门,我被你们编辑围着闹了一上午,非得找个地方气不可。这戏票来的可也不易,听说是最近门的戏,乐戏园新翻的彩戏《灵官庙》。”

周斯音背对着那人,心,果然遇到他了!他要说开心,绝没有,但要说不愿见,好像也不是。在对方手底了个大丑,可此人又才貌双全,心实在复杂啊。

嚯。

掌:“看我去帮他们找找漏,送他们一篇专栏!”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要以西洋标准来判断,那戏曲舞台确实满是错谬了,毫无真实。但是,这西洋戏剧标准真的适用于国剧舞台么?

戏园附近的茶馆里,就有人在谈论《灵官庙》,手里还拿着《金声剧刊》,援引章鼎湖的评论,慨此剧风格与沪派大异,的确首开新风。

门外,路过的书妄言刚好听了最后一句,以为也是来批判腐朽文化的,嘿嘿笑:“哎,居然有人和我差不多的想法,好,我要看看我们谁骂得更准。”

巷尾都在议,这次连演天数能不能破了纪录。

“宝铎兄,你也太不礼貌了,居然不听我说话!”书妄言失望地

就如徐新月在梨园公益会听到的,外界也有类似的论调,在有心人的撺掇,还越来越激烈,大肆批评《灵官庙》的改动,但——却是用西洋戏剧为标准。

对方却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嗤笑:“落后就是落后!我已与友人一同撰文,批评这《灵官庙》八大谬误,细数过时之!”

只一人昂首:“什么新风,明明此剧布景全不符合规制,缺少真实,把从前旧剧创新的地方一又改回去了。你们怕是不知乐戏园此前都快倒闭了,他们东家找的人才采用这样的风格,勉力支撑。所以,这不是别树一帜,而是没钱用好布景!机关也只舍得布寥寥数个!”

两人到了乐戏园门,正要去,就听见一人打招呼:“周先生,是你嘛?”

其他人奋力争辩起来,“我看优本不亚于新剧布景,各有千秋,哪里不好。”

周斯音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说了什么,不过他不在乎,拖稿怪嘛,骂便骂了。

亦有人昂首:“此剧意境雅,全然是我华夏之,何必攀附沪派洋风。以西洋标准评定,本是驴不对嘴。”

书妄言:“……”

他是想起那日纪霜雨自报家门,让他有后遗症去找自己,此人就是在乐戏园工作啊……

周斯音仍是一副神的样,无意识地:“我让你稿,你也没听我的。”

不少人应和,很是欣赏。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