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回到民国当导演
  4. 第80节

第80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智能系统从程序变成了人,符合我查到的华夏文化中,万有灵的概念!】

有的问题虽然古里古怪,但是人气哇,大家都觉得有意思,于是还有人提笔写起了衍生故事,算是电影同人的起始。

后来这些同人甚至在纪霜雨的授权,由昆仑书局集结版了,传在世界各地,一些著名的二次设定也曾影响不少科幻作品,甚至当中的一些,也在取得授权后拍成了衍生影视作品。

在未来,很多人在考据古早电影时,甚至要为其同人脑及尺度而大跌镜……

.

以往的科幻作品,可以分为两,一是单纯有幻想,而无真实科学依据的影片。这在当时其实是被开除科幻籍的,有的直接被称作理想稽片。

还有一,则是有一定现实科学理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行畅想的。但是制作人毕竟不是专家,而且死抠真实,作品也就没有更大幻想空间了嘛。

这类影片大众看,是不明觉厉的,但真要去采访相关行业科学家,他们通常会说,我们拿这个当笑话饭——虽然科幻电影都会受到现实理论、技术的影响,但毕竟还是一幻想故事。

《镜月》也是如此,它的许多幻想都能在现实的科学界找到苗,因为它描绘的技术很诱人,让人更加关心它们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很多记者为此去采访科学界的专家——不得到的答案是赞成,还是反对,甚至是和以往一些科幻电影一般,收到的嘲笑,可想都能为他们的报刊赢得销量嘛。

齐浩然也在看完电影后发去华夏中央研究所采访了,作为霜迷,他已经有了一个系列专题,选题安排得满满当当。

发之前,他们编辑还在讨论,这些技术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

因为知周斯音和纪霜雨要好,也知齐浩然是粉丝,还叮嘱齐浩然,要是专家嘲笑了,千万不要和人吵架,大不了回来不登就是了。

齐浩然无语,他才没那么没素质呢,而且他想得很明白,也打算在稿里提醒大家了。那是基于一定科学知识的幻想作品,不幻想得对不对,也不必拿现实去要求哇。

今天呢,也不是只采访专家,还要采访一学生。这中央研究所的附属学校,不是在电影里过镜嘛,有的学生还客串过龙

齐浩然到的时候,因为不太熟悉路,跑到了生系,听到了这些学生正在讨论“鱼星”,他顺便就采访了一

如今人人都谈论《镜月》,相关专业的学生讨论起来,就要专业一些了,比他们编辑讨论得有理多了。

此时,有同学气吁吁跑来,通风报信:“理系的同学在说《镜月》,快,我们也去听听!”

“真的吗?他们说到哪儿了,到底激光枪能不能来!”

“我到底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智能系统呜呜……”

齐浩然一听这话题,赶跟着学生们走。

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了理系的地盘,人聚得越来越多,那些讨论的学生也就更大声,仿佛要争取自己的支持者。

“影片中说平行宇宙是量力学的范畴,量测量能使世界分裂无数个……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看傻了!说得真像那么回事,可惜现在本还没有实验证据。”

【1】【2】【3】

章节目录